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桑城第一中学的校门口,将“医学特长班”的金色牌匾映照得格外醒目。这所全省顶尖的重点中学,因特色化的医学教育闻名,校园里随处可见蕴含医学元素的设计——主干道旁的宣传栏贴着历代医学家的名言,花园里种满了可入药的绿植,实验楼的外墙绘着人体解剖图和基因序列图谱,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求知”与“守护”的气息。
傅家一行人站在门口,傅念晚穿着崭新的蓝白校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小脸上满是兴奋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的书包里,除了课本和文具,还放着两样特殊的东西:一本泛黄的《苏家草药手册》——那是外婆留给苏晚,苏晚又转赠给她的;还有一叠苏晚早年的实验笔记复印件,上面画满了稚嫩的图谱和标注,是苏晚特意为她准备的“启蒙教材”。
“念晚,别紧张,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苏晚走过去,轻轻帮女儿理了理校服的衣领,指尖触到她微微发烫的脸颊,心里满是欣慰与不舍。眼前的小姑娘,已经不是那个只会跟在她身后画太空医生的小丫头了,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和刻意培养,她不仅在生物、化学等学科上表现突出,还能熟练辨认几十种中药,甚至能说出基础的急救流程,完全符合医学特长班的选拔标准。
傅景深提着一个大号行李箱,里面装着傅念晚的生活用品和几本医学相关的书籍,笑着说:“我们念晚这么优秀,肯定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爸爸已经跟学校打好招呼了,你的宿舍在三楼,采光好,离实验室也近。”
苏母牵着傅念晚的另一只手,眼眶有些湿润:“在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别熬夜看书。有什么事就给家里打电话,周末妈妈给你做好吃的,给你带你最爱喝的黄芪枸杞粥。”
“知道啦外婆!”傅念晚笑着抱了抱苏母,“我会好好照顾自己,还会好好学习,以后成为像妈妈一样厉害的医生,不让你们担心。”
校门口已经来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大多是带着憧憬和期待的模样。医学特长班每年只招收50名学生,都是全省各地选拔出来的佼佼者,能进入这里,意味着离医学梦想又近了一步。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他们走来——是临床实验中8岁女孩莉莉的母亲。她穿着朴素的外套,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看到傅念晚,立刻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念晚!苏医生!真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们!”
“莉莉妈妈,你怎么来了?”苏晚惊讶地问。
“莉莉的病情稳定多了,医生说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莉莉的母亲笑着说,从布袋子里拿出一个手工缝制的小熊,递给傅念晚,“这是莉莉特意给你做的,她说谢谢你在实验基地陪她说话、给她画画,让她有勇气坚持治疗。听说你今天入学,我们特意过来送送你,祝你学业有成,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傅念晚接过小熊,眼眶瞬间红了:“谢谢莉莉!替我转告她,我会好好学习,等我放假了就去看她,还给她讲中学的故事,教她认识更多中药!”
“一定一定!”莉莉的母亲点点头,又对着苏晚深深鞠躬,“苏医生,真的谢谢你,是你和念晚给了我们全家希望。”
看着这一幕,苏晚的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傅念晚的医学之路,从一开始就带着“守护”的温度,这正是她和外婆一直坚守的初心。
报到注册的流程很顺利。医学特长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姓陈的女老师,曾经是苏晚的学长,得知傅念晚是苏晚的女儿,又了解到她的医学基础,忍不住称赞:“苏医生当年就是我们学校的骄傲,现在念晚又这么优秀,真是虎母无犬女!我们一定会好好培养她,让她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医者。”
“麻烦陈老师多费心了。”苏晚笑着说,“我们对念晚没有太高的要求,只希望她能坚守初心,带着对生命的敬畏,认真学习,未来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安顿好宿舍后,苏晚拉着傅念晚,来到校园里的中药园——这里种着和傅家别墅、科普学校里一样的草药,仿佛是跨越空间的传承。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念晚,妈妈有几句话想对你说。”苏晚拉着女儿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你现在进入医学特长班,意味着你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也意味着,你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医学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它需要扎实的知识、严谨的态度,更需要坚定的初心和善良的品格。”
傅念晚认真地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