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瑶不着痕迹地打量四周,只见周围的客人个个衣着光鲜,身上的绫罗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贵之气,显然都是些家底殷实、不差钱的主儿。
她心中不禁泛起疑团,在这灾荒肆虐、百姓食不果腹的当口,这些人竟能如此奢靡地在客栈消费,要不是家中有钱,那想必与城中那控制着全镇粮价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吧。
苏沐瑶虽心疼那白花花的银钱,但为了不引起旁人怀疑,还是强忍着肉痛,简单点了两个相对便宜的菜,而后挥挥手让小二退下。
苏沐瑶身子微微前倾,佯装专注等待上菜,耳朵却像敏锐的雷达,暗搓搓地捕捉着附近人的每一句话。
原本以为会听到些关于城中势力勾结的隐秘,没想到却意外听到了赈灾队伍进城的消息。
“听闻刚刚朝廷赈灾的队伍进城了。
县令大人刚到城门迎接呢。”
一个略显兴奋的声音传来。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遇到城外那些流民,不知道会不会被抢。”
另一人带着担忧说道。
“那些流民,看着是可怜,实则都是些狠厉的角色。
我可曾听闻,那些人要是饿极了,连小孩和妇女都会抢来宰了吃。
他们连人都吃,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人的语气中充满了恐惧与厌恶。
“刚我路过瞅了一眼,赈灾的队伍起码带了两三千的侍卫呢。
朝廷的侍卫可都是训练有素的,想来应该能护住那些赈灾粮吧。”
另一人又接话道。
苏沐瑶继续不动声色地听着,心中的疑惑愈浓重。
“那他们队伍都进城了,想必是摆脱城外的那些流民了吧。
我刚还听闻了,赈灾队伍后面还绑着几十个山匪。”
一个食客的声音透着几分新奇。
“应该是,照这样看来,这次赈灾的侍卫队伍的武力值也挺高的。
这批山匪名声还挺大的,之前路过的人和货,全都要脱层皮才能走。”
另一人附和着,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
“那是。
不然这朔方城为何粮食居高不下,不就是因为粮食基本都运不过来嘛。
粮食”
有人像是找到了粮价高昂的根源,感慨地说道。
“这批说是赈灾粮,等进了粮仓,最后拿出多少赈灾还不是那位说算。”
这人的声音低得如同蚊蚋,像是生怕被什么人听到。
“慎言!
慎言!”
同伴紧张地左右扫视,警惕地查看是否有旁人留意他们。
“能进来客栈消费的人,都是不差钱的主,家里肯定都跟那位有点关系,怕什么。”
这人看似淡定地拍了拍同伴的肩膀,试图安抚对方。
苏沐瑶听到这些话,心中怒火中烧,这些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谈论如何操控赈灾,视百姓生死如草芥。
但她深知此刻必须冷静,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暴露自己。
看来这赈灾背后的水远比她想象的要深。
山匪、粮价、县令,这一系列看似松散的线索,似乎正逐渐编织成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
然而那边的对话还在继续。
“也对,现在赈灾的人都被县令大人请去看管起来了,哪里能得知城内的消息。”
那人的语气里满是得意,仿佛一切都在他们掌控之中。
“哈哈没错,虎落平阳还得被犬欺,这里是朔方城。
要是他们懂事,就放下粮食,回去复命。
反正施粥派粮的时候,用了多少粮食,还不是那位处理的。”
另一个人更是大言不惭,丝毫不在意话语中的贪婪与恶毒。
“哎哎哎,知道也别说出来。
大家心照不宣。”
此人对同伴递去一个眼色,一番上位者姿态。
苏沐瑶佯装若无其事地听着这些消息,慢慢地用享受的表情吃完了饭菜,心中却已然有了主意。
她站起身,准备结账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然挡在了她的面前。
苏沐瑶抬头一看,竟是客栈的掌柜。
掌柜脸上堆满了虚假的笑容,说道:“客官,看您气度不凡,小店最近新来了一批好茶,不知客官有没有兴趣品尝一番?”
苏沐瑶心中警惕起来,她敏锐地感觉到掌柜的来意不善,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应道:“多谢掌柜好意,只是在下还有要事在身,改日再来品尝吧。”
说着,便想绕过掌柜离开。
然而,掌柜却不依不饶,再次拦住她的去路,压低声音说道:“客官,还是稍作停留吧,有些话,咱们私下里聊聊。”
说完,便跟打手使了个眼色,打手们都围了上来。
“喂喂!
你们想干什么?我又不是没给钱结账。
你们又在打什么主意?!
说是什么好茶,我银子都花光了,哪有银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