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峥听着宋凌秦这番话,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宋凌秦所言句句在理,救灾如救火,确实容不得半点拖延。
自己身为御史,肩负监察之责,又怎能在这关键时刻退缩。
再看同行之人,素羽大师虽有着不凡的本事,可毕竟是方外之人,在这官场之事上,多有不便插手之处。
而宋小侯爷,年纪尚轻,在这复杂的官场中,尤其是面对老奸巨猾的知府,确实难以说上话,挥不了作用。
如此想来,此事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自己身为御史,也是钦差,责无旁贷,理应挺身而出。
石峥略作沉吟,心中已然拿定主意,随后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
“宋世子,你说得在理,此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这一趟,理应我去。
我这便即刻前往知府衙门,看底是何种情况。”
说罢,石峥利落起身,双手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凌乱的衣衫,便准备出门。
宋凌秦的一番话,便将原本打算摸鱼几天的石峥御史送了出门。
石峥带着宋凌秦托付的重大使命,迈着匆匆的步伐离开了房间,一路朝着知府衙门赶去。
到了衙门,他丝毫没有耽搁,端起威严与气势,径直要求面见知府。
见到知府后,石峥便如紧追不舍的猎犬,兢兢业业地追着知府询问状况
知府大人昨晚被苏沐瑶那番入梦的“惊吓”
搅得心神不宁,
天还未亮透,便早早起身,心急火燎地吩咐下面的人,赶紧去打听剩下的赈灾粮究竟何时能到。
他整个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府中来回踱步,满心的焦虑与恐惧几乎要将他吞噬。
这段日子,他天天都提心吊胆,过得犹如惊弓之鸟。
原本就怕贼人半路劫走粮食,可如今,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是,生怕皇帝察觉到这赈灾粮的猫腻。
一旦事情败露,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不是自己掉脑袋,就是整个家族被流放。
正是因为深知这其中利害,知府夫人娘家才会竭尽全力地帮忙周旋,毕竟他们早已深陷其中,根本逃不掉,只能寄希望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昨晚梦中那犹如地狱般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虽不知真假,但也将他狠狠地吓了一顿。
为了保住自己这条小命,知府大人几乎是玩命地催促着下面的人,希望剩下的粮食能以最快的度送来,只要粮食一到,他心中那高悬的巨石便能落下。
当石峥御史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衙门时,知府大人正坐在书房中愁眉不展,乍一看到石峥,心中瞬间慌了神,还以为赈灾粮的事已经东窗事。
但定睛一看,只见石峥御史独自一人前来,并未有大队人马随行,他那颗高悬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石峥神色冷峻,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知府衙门。
见到知府后,他毫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来意,目光紧紧盯着知府,严肃地问道:
“知府大人,如今救灾形势紧迫,我想知道,剩余的赈灾粮食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全部到位?”
知府大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旋即堆满了无奈的笑容,只得反复解释道:
“石御史啊,那些粮食确实还在路上呢。
您也知道,这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耽搁,不过我已经加急派人去接应粮食了,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还请钦差大人们再耐心等等……”
石峥微微皱眉,显然对这含糊不清的回答并不满意,但这也没有办法,粮食不到,他们也只能等待。
他顿了顿,随即说出了此次前来的关键目的:“既然如此,知府大人,如今情况紧急,灾民们都在眼巴巴地盼着粮食救命。
我认为,为了确保赈灾行动能够尽快顺利地进行,我们商量过了,理应尽快接管现存的粮食,等剩余的粮食一到位。
我们清点完便可立马出。”
知府大人听闻此言,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忙不迭地点头答应。
此刻,这些粮食在他眼中,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简直让他寝食难安。
为了护住这批粮食,知府大人可算是煞费苦心。
他每日都精心安排侍卫和衙差,让他们不眠不休地轮班看守。
那神经时刻都紧紧绷着,丝毫不敢有半分松懈,毕竟之前那贼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所有衙差全部迷晕,一夜之间把粮食偷得精光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犹如噩梦一般,时刻警醒着他。
如今,这批现存的粮食对他而言,无疑是个烫手山芋。
看守的侍卫和衙差们,吃喝拉撒全在后罩房里解决。
甚至为了防止贼人故技重施,再次迷晕众人,他们连饭菜都是在后罩房里自己生火煮着吃。
虽说剩下的那部分粮食还迟迟未运到,但仔细想想,倘若能让钦差们先接管现存的这些粮食,对知府大人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这沉重的看管压力便能卸去几分,自己也不用再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