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直接把倒骑驴骑进了院子里。
等在院子里的阿海,看到了拉着赵俊舟赶紧迎上去,“三叔,你回来啦,咱们是不是现在就要打开看看捡到的是什么啊?”
然后又眼含期望的看着他,“三叔,一会给我开一个吧?三叔我运气好,一定能开出好东西。”
“行,等会那个大袋子你开。”
“好好。”
阿海高兴的蹲在大袋子旁边,等着开盲盒。
那个大袋子赵东觉得应该是布料。
不说别的,就那个形状,再加上来回搬上搬下的手感和重量,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就在这时赵母端着空碗推门走出来。
看到院子里放的袋子,还有车上的东西,疑惑的问道:“在镇上买什么了?还好几袋子,刚刚怎么没见你们说呢?”
然后伸手戳两下袋子接着说道:“怪不得回来的那么晚,有两个钱竟瞎花……。”
“阿嫲,阿嫲,我们没花钱,我和你说啊……。”
阿海激动的站起来,跑到赵母身边,兴高采烈的说着在海上发生的事情,讲的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换完衣服的赵父,也过来了,时不时的补充一句。
赵母听了高兴的把几个袋子又摸一遍,才笑着说道:“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东子运气好,出去就白捡这么多东西。”
她现在看这些东西的心情都不一样了,这些都是白来的,没花钱呢……。
东西都搬下来,赵东让阿海先去打开最先捞上来的袋子,他把麻袋里的东西都倒出来。
阿海激动的搓搓小手,心里默念着把个方位神仙都拜了一遍,才费力的把上面捆绑的绳子解开,中间赵父要帮忙,他都给拒绝了。
打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一层塑料包着,但是已经能看到里面的东西了。
赵东和赵父都给搬出来,看看有没有被海水泡到的,虽然包了层塑料也怕有破掉的。
“哎呦,这么好的料子啊?还这么多花色呢,这一匹是涤纶面料吧,大红色的真好看,还有带毛毛的,
这个是呢子布吧,就是做大衣的,马上就要到冬天了,正好能用上,听说买一件值不少钱呢,就是有点少了,要都是这个布料就值钱了……。”
赵母看的眼睛发亮,每搬出来一匹布,都高兴的上前摸摸,还要评价一番。
赵父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不少了,不少了,都是顶顶好的东西,要知足。”
对这些布料,阿海不感兴趣,看过以后就跑去看赵东倒出来的那些了。
“是啊,别人还没得捡呢,咱们能捡到就挺好了,还都是新的,也没被水泡到,多好啊。”
赵东心态很好,这些加一起也不便宜了。
“三叔,你快过来看看这些红色的瓶子,是不是好吃的。”
阿海毕竟是大孩子了,蹲在那里看着还没上手,赵俊舟就不一样了,看着颜色好看,早就拿着一个,在地上滚着玩。
然后追着跑笑的嘎嘎的。
正在坐月子的陈秀听到外面的动静,忍不住顺着窗户往外看一眼。
“嘿,臭小子,知道是什么东西么,你就敢玩,胆子还不小,也不怕它突然爆了。”
赵东走过去,照着儿子脑袋就拍一下。
随后笑着弯腰,把赵俊舟在滚着玩的红色瓶子捡起来,对着赵俊舟,“啪”的一声打开。
一股棕黑色的液体喷射出去,溅了赵俊舟一脸,那臭小子吓得紧紧闭上眼睛,小脸都皱成一团。
“东子,那是啥东西就敢往孩子脸上喷,快看看没毒吧,还滋滋冒泡呢,别给孩子喷坏了,一天天没个正形。”
赵父伸手拍打赵东两下,就想上前给孩子擦脸。
呵,这玩意他熟悉啊,肥宅快乐水么。
怎么可能有毒。
赵俊舟笑哈哈的躲开了,还好奇的伸出舌头舔舔嘴角,然后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赵东手里的瓶子。
“甜的……,爹……,甜的……。”
“这孩子,和你爹一样心大着呢,啥玩意都敢尝,也不怕吃坏了,你看看啥好东西冒泡……。”
赵父说着又看赵东,“赶紧带孩子去卫生所看看,别再吃出毛病。”
“对对,听你爹的,赶快去看看,以前海对面就漂过来有糯米饭,这些东西是坏掉的,当时吃完有的人就中毒出事了。”
赵母说的赵东也知道这回事。
应该是60年带左右,那时候内内陆正在经历三年大饥荒。
海峡两岸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攻心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海外省经常空飘、海飘一些日用品过来,像是毛巾、肥皂、背心、尼龙丝袜、食品等,飘过来贵的有收音机。
当然里面都会有各种传单,假钞卷在里面。
赵东记得他看新闻,空飘最远的都到东北了,海飘很多沿海渔民都应该捡到过。
大家一般都是东西笑纳了,各种传单都是直接丢海里,海外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