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朱棣盘腿而坐,从包袱之中拿出一张光饼,递给李景隆。
“你他妈....都没洗手!”
李景隆心中腹诽,接了过来,顺手递给边上的李老歪。
“雄踞辽东的北元太尉纳哈出不是庸俗之辈!”
朱棣掰着光饼,小口的吃着,“此人戎马一生,打了一辈子仗......他会怕吗?”
“他是知晓咱们的弱点!”
李景隆接过亲卫递过来的热汤,抿了一口,“我军有什麽弱点?”
“这....”
朱棣拍拍身下的泥土,“属於国门之外了....他佣兵二十万,吞并金山(吉林双辽)属於是以逸待劳,而我军呢....却是往前,粮道越长!”
“他只需稳住阵线,跟咱们僵持在一起,然侯骑兵偷袭我军粮道,这仗咱们就难打了!”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就算占不着便宜,他直接带人往苦寒之地那麽一藏,咱们也得无功而返!”
“那老东西,阴险着呢!”
闻言,李景隆若有所思,“所以这些大军出动,表面是各部练兵操演。实际上,是为了先把纳哈出逼得不敢出老巢,为我军日後北征,清出一条粮道来?”
“孺子可教!”
朱棣大笑,“没别的法子,只能左右中三军交相并进,稳扎稳打!”
说着,顿了顿,“打仗其实很枯燥......哪有什麽你来我往,都是先期准备准备再准备,然後看准时机一击毙命!”
“侄儿受教了!”李景隆拱手道。
“呵呵!”
朱棣摆手,“这有什麽,不过是打呆仗罢了!”
说着,他也喝口汤,“九江,汝有何志?”
李景隆没想到朱棣突然问了这麽一句,沉思片刻,笑道,“自然是期盼我大明国泰民安....”
“我问的是你的志向!”
朱棣点点李景隆的心口,“男子汉大丈夫,这辈子总要有个志向的,或为英雄或为枭雄。身居高位,若是平平庸庸的过一辈子,对得起投的这个好胎吗?”
“侄儿一向没什麽才能...”
李景隆谦逊道,“这次出来领兵,也是皇上和太子为了历练臣....臣说句心里话,其实臣宁愿在京师当个混吃等死的公爵....”
“但凡一开口说什麽掏心窝子,说什麽良心话,说什麽实话实说,说心里话...”
朱棣看看李景隆,笑道,“都他娘的是假话!”
李景隆讪笑,低头不语。
“你可知我的志向吗?”
“侄儿不知!”
朱棣吞下去最後一口光饼,抹了把手,“我从少年起就想着......”
说着,他双手按在膝盖上,抬头看天,“让大明.....让中原再无胡虏之扰....”
风轻轻的吹,朱棣的胡须微微的动。
李景隆静静的看着朱棣的侧脸,他突然发现,朱棣看向远方的目光,格外的深邃。
“四叔的话让侄儿想起,成吉思汗说过...”
李景隆开口道,“要让他下有阳光的地方,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
“他是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