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叶择安一直没有这样做,甚至多次强势拒绝了叶家的安排。
十门阀中也有好几家试图将女儿嫁给胡廷钟,但也都没成。
胡廷钟最后娶了一个小门小户家的女子。
这就更加让人不看好他的未来。
叶择安在位时,你胡廷钟可以‘狐假虎威’,等叶择安不在了,你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凭什么坐稳自己的位置?
所以在叶择安病重的这段时间,胡廷钟的处境并不好,甚至可以说相当艰难。
很多政令突然就不通畅了,很多部门突然就不配合了,很多同僚更是突然开始疏远他。
胡廷钟去了叶府待客的大厅,从衣袖中拿出一本书,静静翻阅。
老管家亲自为他添了茶水和点心,叹息一声,退下了。
大厅内十分安静,只有胡廷钟翻书的声音时不时响起。
这本书是叶择安亲笔写下的,名为《明新记》,上面写的是当年叶择安亲自主持的那场明新变法,他的种种心得体悟。
叶择安是治国的经纬之才,这一点哪怕是那些恨他入骨的政敌也不会违心否认。
只是首辅大人在文章才气上,真的只能说一般。
当初李飞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听这位首辅的奏对,就觉得和其余大臣比起来,叶择安的言辞实在是毫无文采可言,几乎都是大白话,只是逻辑清晰,简单易懂。
当了几十年首辅,叶择安从没有任何一篇名篇佳作传世。
胡廷钟手中这本《明新记》,叶择安也根本没有要流传出去的意思。
他不著书,不立言,不写诗词、不好笔墨纸砚、不喜古画文玩。
读书人看重的东西,他好像都不怎么看重。
他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站在首辅的位置上处理政务,推行新的政令,为这个已经存续了五百多年的古老帝国缝缝补补。
胡廷钟慢慢翻阅手中的书册,就像重新看了一遍叶择安的人生。
在翻到某一页后,胡廷钟突然顿住了。
这一页写于叶择安的明新变法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的一个晚上。
叶择安在字里行间中并没有流露出欣喜:
“.本次变法最大的阻碍不在圣上不支持,不在政令难以下达地方、不在官员不够贤明。
变法最大的阻力来自世家大族!
世家之祸,遗毒何止百年?
吾有生之年,当为大蓝朝剔骨刮毒!”
胡廷钟沉默地看着这段文字。
当初他读到这里时,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并非他不相信恩师的决心和手腕,而是因为恩师自己就来自世家门阀。
最大的助力就是世家,又该如何推翻世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