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隐龙 > 劝学兴农所

劝学兴农所(1 / 2)

    川东腹地,平昌县。崇祯十七年(1644)夏初。晴日,阳光正好。

    县城主街被 “磐石浆” 垫得平平整整,踩上去硬实得很。旧巡检司大院换了新模样,红布蒙着的牌匾前挤满了人,锣鼓敲得震天响,鞭炮炸得红纸屑满天飞,落满百姓的头肩。

    “刘先生出来喽!” 有人扯着嗓子喊。人群分开条道,刘子墨穿着靛蓝直裰,快步走到台阶中央,双手在衣襟上蹭了蹭,眼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很。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拽下红布 ——“川东劝学兴农所” 六个大字露出来,木牌被阳光照得发亮。

    “父老乡亲们!” 他清了清嗓子,乡音亲切,“这‘劝学兴农所’,今儿算开张了!” 他弯腰捡起块小石子,在台阶上画了个方框,“‘劝学’不是让娃考功名,是学认字、算账、种地手艺!”

    “刘先生,” 前排穿补丁短褂的王老汉往前挪了挪,粗糙的手拽着三娃子的胳膊,指节发白,“俺家三娃子才六岁,鼻涕还挂脸呢,也能来?”

    “能!” 刘子墨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三娃子的头,小家伙怯生生地往王老汉身后缩,“六岁以上都能来,不分男女!不收钱,纸笔书本所里供!”

    “那学种地手艺,具体教些啥?” 旁边扛着锄头的张老五直愣愣地问,锄头柄在地上戳出个小坑,“总不能是教俺们咋薅草吧?”

    刘子墨朗声笑道:“张老哥问得好!” 他转身从身后的布包里掏出一把稻种,摊在手心,“就说这选种,去年秋雨多,好多稻种发了霉,咱就教大家咋挑颗粒饱满的 —— 像这样,沉甸甸、金灿灿的才留着。” 他抓起一把石灰粉,往水盆里一撒,“还用石灰水浸种防病害,看,泡半个时辰,虫子卵子全杀死!”

    他又从包里掏出张格子图,往墙上一贴:“还有插秧,行距株距得讲究,太密了不透风,太稀了浪费地。照着这格子插,保准增产!”

    “那施肥呢?” 李婶往前挤了挤,蓝布头巾被风吹得歪到一边,“俺家那地薄得很,撒多少粪都没用。”

    “这就得学堆肥!” 刘子墨指着隔壁院,“吴先生配了新法子,秸秆、杂草、牲畜粪混在一块儿,加些草木灰,捂上半个月 ——” 他做了个捂东西的手势,“那肥效顶得上三倍的生粪!”

    人群炸开了锅,王老汉使劲按了按三娃子的肩膀,压低声音:“听见没?往后去学认字,学好了就把这些法子记下来,别总在泥里打滚!” 三娃子眨巴着眼,小手攥着王老汉的衣角,指甲都嵌进布眼里,怯生生地问:“爹,学了能多打粮食吗?”

    “傻娃!” 王老汉笑骂,粗糙的手掌在三娃子头上揉了揉,“学了这些本事,咱家那二亩坡地,保准能多打一担谷!”

    隔壁院更热闹。吴明远蹲在地上,面前摆着新犁、水车模型和显微镜。几个老农围着他,有人蹲下去摸新犁的铁头,有人伸手转水车的齿轮。

    “这犁看着怪,能用吗?” 黑脸张老汉抓起犁把,使劲往上提了提,脸憋得通红,“怪沉的!”

    “张老哥试试就知道!” 吴明远站起身,帮他扶着犁把,“这角度深,还省力!你往前推推看!”

    张老汉咬着牙往前挪了两步,突然眼睛一亮:“嘿!真轻省!” 他又往后拽了拽,犁头在地上划出道浅沟,“俺家那老黄牛,拉这犁准能多耕半亩地!”

    “吴先生,这水车是脚踩的?” 李大叔指着模型,伸手转了转踏板,齿轮 “咔嗒” 作响,“不用人推水斗了?那春灌的时候,就不用全家老小轮着守在河边了?”

    “不用守!” 吴明远踩上模型的踏板,示范着蹬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蜀汉之庄稼汉 我在现代留过学 仙尊,时代变了 大汉之我是刘病已 鹰视狼顾 穿越之全村去逃荒 修仙模拟器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从黑水浒开始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