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隐龙 > 利益与信仰的博弈

利益与信仰的博弈(4 / 4)

了礼数,市井流言妄议朝政成风,士绅之家嫡庶颠倒纲常尽乱。' 君君臣臣 ' 的纲常若崩,便如大厦断梁、江河溃堤,天子威严扫地,社稷根基动摇;' 天地君亲师 ' 的礼法若废,恰似日月蒙尘、乾坤失序,上不敬天,下不畏法,亲不慈孝,师无尊严,此等乱象一旦蔓延,我朝千年传承的礼乐文明恐将毁于一旦!" 他捻着稀疏的山羊胡连连摇头,袖口绣着的金线云纹随着动作微微起伏,"圣人云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乃千年不易的治世良方啊!"正是如此!” 王秀才佝偻着背,如同一只炸毛的公鸡,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袍角扫落案头堆放的《孝经》抄本,“百姓生来就该安安分分种地做工,学那些格物算术有何用?这格物之道,讲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若泥腿子学会丈量田亩,知晓了勾股定理,岂不是要拿着皮尺去丈量士绅家的祖田?那些世代相传的田契上,多是模糊记载着 “东至山涧,西抵官道”,亦或是 “南北长三十丈,东西阔二十丈”,却无精确测绘。可当粗鄙农人拿着丈杆逐寸量过,发现契约上写着百亩的田产,实际竟不足八十亩,他们岂会善罢甘休?届时,乡野间必是流言四起,佃户们难免生出质疑之心,士绅们苦心经营的田产岂不是要生出变数?再说那算术,精于计算之人能算出钱粮出入,若是让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掌握了,更是后患无穷。以往征收赋税,不过是账房先生大笔一挥,“每亩税银三钱”,百姓们即便觉得沉重,也只能默默承受。可一旦他们学会了加减乘除,便能算出自家收成与赋税之间的悬殊。若发现官府多征了半成税银,或是地主在租子上做了手脚,这些泥腿子们定会群起而争。长此以往,赋税制度摇摇欲坠,这岂不是动摇了朝廷根基?教他们天文历法,更是万万使不得。钦天监观测星象、制定历法,那是关乎国运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也容不得他人置喙。这些百姓若是知晓了日月运行之理,学会了推算节气,恐怕就要对钦天监颁布的历书指指点点,甚至挑战钦天监的权威。到那时,天象异变,吉凶祸福的解释权一旦落入百姓手中,朝廷的威严何在?天下岂不是要乱了套?” 他突然停住脚步,捶打着墙壁上悬挂的《朱子治家格言》,“林宇推行义务教育,分明是要搅乱这传承千年的安稳世道!自周公制礼作乐,孔圣传经授道,诗书教化向来是世家大族手中的圭臬,寒门子弟若想窥得学问门径,非得依附于高门之下不可。如今竟要让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浆洗妇人都能读书识字,这与将虎兕放归山林何异?一旦民智大开,他们知晓了《诗》中 “伐檀” 之怨、《书》中 “汤武革命” 之事,便会生出不该有的欲望,不再甘心被士大夫阶层管束。田间的农夫会质疑赋税之重,市井的商贾会不满抑商之策,织机旁的织女会抱怨劳役之苦。长此以往,纲常伦纪何存?礼乐教化何用?到那时,天下必乱!”。

    “绝不答应!” 一众儒生齐声怒吼,声浪震得房梁上的积尘簌簌落下。有人将手中的《孟子》摔在地上,书页被愤怒的脚步踩得稀烂;有人扯下墙上悬挂的《孝经》条幅,撕成碎片抛向空中,纸片如雪花般纷纷扬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假扮臣妻的丈夫 春风骤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逃荒种田:我的金手指是个垃圾桶 元妻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兄友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