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源妈妈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之后,似乎发现了严小雨家庭的一些秘密,也有些心疼严小雨这个读书脑子非常好使但是似乎十分缺乏常识还不大受家里待见的姑娘。
毕业考试之后一周,学校已经通知学生去学校领毕业证了,街道办那边也把这批知青的名单正式移交到了知青办。
下乡地点出来了,h市这一批知青一共两百八十八人,只有两个下乡地点,一个属于西北农场,一个属于西南丘陵山区。
西北农场地广人稀,那边风沙大,但粮食高产,过去了并不愁吃不饱饭。
西南丘陵山区人口密集程度高,且气候湿润,蚊虫众多,耕种土地情况复杂,粮食产量比起西北来也低了不少。
两相比较,其实去西北算是相对好一些的选择,但h市属于南方,本地人自觉更能适应西南的气候,都想到西南。
但是知青的下乡地点哪里是能自主选择的?除开某些有背景的个例,知青分配去哪里就得去哪里。
最近补课这一个月以来,何源对严小雨的依赖很重,两人是相约一起去的知青办,一是领补助,二是看下乡地点,确定出发时间。
出发时间定在两天后,火车票都已经发到了所有知青手上。
何源分在了西北的前进农场江家寨分场第九大队,严小雨则是西南L市的R县大林公社青山大队。
何源红着眼拉着严小雨不肯撒手,之前一直盼着如果两人能分在一起就好了,哪怕不是在同一个大队,近一些也好。
谁知道统共就两个地方,俩人还被分开了,何源的眼泪根本忍不住。
严小雨温言劝了好久才把人哄好,何源算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好朋友,她也很舍不得,但是她们两人都没有那个能力去修改下乡地点。
约定好到了地点就相互写信并把自己所在地点的特产寄给对方,又小声说了好久之后,两人才分开。
知青办外面像这样的小姐妹可不少。
严小雨最近回家都得不到任何好脸色,家里更是压根没做她的饭,前段时间她天天泡在何源家里补习都是在那边吃的饭,当然她把自己的口粮折算了一下给了何源妈妈钱和票。
严小雨手里的粮票只有从冯慧霞那里拿到的十斤全国粮票,这东西难得,何源妈妈帮她用一斤全国粮票换成了三斤本地粮票。
在何源吃饭这段时间,何源妈妈说她吃得少,还帮了何源大忙,就只收了这三斤本地粮票。
现在不用补习了,严小雨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去人家家里了,在自家完全成了透明人一般的存在,她待在家里哪也没去,冯慧霞也依然不煮她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