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就不信鬼神,哪怕家里不止一次的用巫蛊之术给女儿求子,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她确定世上根本没有鬼神,否则哪里还能再生个丫头片子?
所以韦氏对于发誓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可就在她话音落下的同时,早已在上空凝聚好的雷云瞬间落下,直直劈向昭阳殿。
宫殿顶瞬间被劈出大大的豁口,天雷从豁口一道又一道劈下,精准无误的落在韦氏身上。
昭阳殿正殿上,一群人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六神无主四下散开,全都远离韦氏。
皇帝也在王公公和御林军统领的护送下后退到了大殿门口,发现天雷只劈韦氏一人的时候才堪堪停住脚步。
淑妃则是被镇在当场,整个身体抖得像筛子,因为无人理会,她身体又虚弱,趴在原地竟没有挪动分毫,眼睁睁的看着韦氏被八道雷劈成了焦炭。
就在众人以为八道天雷已经完结了这次发誓的惩戒时,天空再次降下一道雷劈在了淑妃身上,淑妃当场殒命。
紧接着,天空不远处又再次响起隆隆的雷声,众人簇拥着皇帝快步来到殿外,看着天空再次降下十八道天雷,根据方向判断,应该是丞相府。
众人的猜测没错,这十八道天雷确实是劈在了丞相府。
丞相府在下午韦氏离开以后就已经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就连出门在外未归家的刘家人也派了人手捉拿,一刻钟前,被抓回来的刘家人被强制送进了丞相府,这几个喝花酒被打断的纨绔嘴里还骂骂咧咧个不停。
天雷降下时,围在丞相府外的五城兵马司众人都吓得后退了老远,就这么看着偌大的丞相府被天雷夷为平地,连院中几株百年老树都没逃过一劫。
丞相府宅邸范围内至此,无一活口生还。
此事在京城霎时间引起了百姓的各种猜疑,五城兵马司统领抠抠头皮,过了一会才派出两人赶紧进宫报信,剩下的人继续围着现场,见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只得又派人紧急加派人手过来。
这种事太过邪门,本朝开国以来都还没遇见过,五城兵马司统领也还算反应快,火速控制了现场,至于里面,还是等宫里的指示到了再说。
皇帝带着一众扈从站在昭阳殿外,久久没有言语。
这时大家才想起刚才韦氏发的毒誓,纷纷缩了缩脖子,以后可千万不能随意发誓,这天雷可是说来就来的!
刘家的族亲中,与此事无关的众多分支本来还能逃过一劫,但皇帝发现了小公主没救回来之后,就已经震怒下令立即全都被严加看管起来,这次的天雷虽然没劈到这些人,消息却飞快的传到了这些人的耳里,本来怨言颇深的人瞬间闭嘴。
也不知丞相府的刘家本家嫡支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若说是皇帝要株连九族,他们还能想想办法保住少数孩子,但如果是天雷劈下,谁能逃得过?
刘家人以及根本不知情的族亲们被自己的猜测和脑补吓得瑟瑟发抖。
被送到京城已经生产的和待产的刘家女被单独关押了起来,好在宅子在另外一条街,逃过了这次丞相府突发的天雷灭顶之灾。
驻守南面的镇国大将军三日前就收到了紧急密令,调军十万围住禹王的封地主城等待下一步指令。
刚刚被送到昭阳殿即将要成为皇长子的男婴又被人送出了宫,由两个老嬷嬷和一队御林军带着圣旨快马加鞭送往了禹王封地。
禹王和禹王妃感情很好,大儿子已经十一岁,二儿子八岁,三儿子也五岁了,老四是个姑娘,刚满两岁,四个孩子全是嫡出,禹王府里虽然有侧妃一人,美人若干,侍妾也有好几人,但是庶出子女却是一人都无。
禹王封地离京城并不远,否则那么多孕妇也经不起长途奔波,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禹王的奢侈生活根本一点不愁,这也是先帝对他的偏爱。
这些皇帝都忍了,但是这位兄长却妄图用自己的血脉来图谋他的帝位,现在更是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就绝对不能忍。
负责护送的御林军一行动作很快,大半日工夫已经到了禹王封地,与镇国大将军见过之后就匆匆入了城来到禹王府宣旨。
圣旨表达的内容很简单,被送来的孩子是禹王的骨肉,被封为禹王世子,继承禹王封号和封地,如果这孩子夭折,禹王封号和封地将被褫夺。
要知道禹王妃这些年唯一的心病便是世子封号,虽然禹王府里没有庶出子女,但是夫妻多年,她又怎会不知道禹王秉性,如此风流好色之人怎么会没有庶子庶女,只不过是养在外面罢了。
大儿子六岁时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堪称聪慧,禹王妃查到禹王的庶子最大的也已经五岁了,便想方设法说服禹王上折子给大儿子请封世子,却被当时的先帝驳回,理由是本朝所有的世子都是在九岁通过太学的考校之后才会封。
因此禹王夫妇等了三年,期间,禹王在外面又多了三个庶子和两个庶女,禹王妃心急如焚。
好容易等到大儿子九岁了,先帝薨了,传位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
国丧期间,请封世子不但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