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我倒是要提前见过官老爷了。”
不出意外的话,贾琮这次入宫,再回来就是官身了。
贾琮微笑:“我哪怕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在居士面前依旧只是贾琮。”
他在她面前时,没有官职与身份高低,只是纯粹的贾琮。两人关系不会因为这些而发生改变。
这话让妙玉心头暖暖的,她给他杯中倒满了茶水,向他举杯道:
“预祝公子连中三元,金榜题名!”
贾琮将茶水一饮而尽,向她微微一笑:“承居士吉言。”
两人又聊了一会,屋外传来小菊的声音:
“公子,时辰已到,该入宫了。”
贾琮起身,再次向妙玉告别。妙玉将他送到门口,回来时,却是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书信。她打开书信,只见上面以优美的字体写着一首名为《牡丹》的七言律诗: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美丽非凡。这首诗原本是李商隐的作品,此时贾琮借花献佛,将它给了妙玉。
读过之后,妙玉的脸顿时红了,她轻啐一声:
“什么牡丹,俗也不俗?”
话是这么说,但她却是品了又品,脸色一直都是红红的。
【妙玉好感度+15,获得道具:金风玉露。】
……
殿试不同于乡试会试,参与人数只有两百人出头,而且只考一天,考的内容也只有策问。题目由皇帝亲自拟定,名次也由皇帝排定。与其说它是考试,倒不如说它是一场面试。
这天下午,殿试完毕。赵元召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共同阅卷,让他们挑选出色的答卷供他评判。
众人都在安静阅卷,室内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中极殿大学士黄伦忽然一拍桌子,双眼发亮:
“好一个‘裁汰冗员,以省浮费;清丈田亩,以增正赋’!”
他的动作让众人都是吓了一跳,罗源问道:“黄大人为何如此失态?”
黄伦立刻将手中卷子给他:“罗大人瞧瞧这个。”
罗源接过卷子,只觉卷面上的字龙飞凤舞,气象万千,他凝了凝神,向卷面看去,这一看之下,也是满脸激动:
“此子策论,格局宏大,见识深远,非止于文章华美。其言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根源。这等见识,实乃状元之才!”
两人的话语引起了众人好奇心,他们纷纷凑过去看,这一看之下,都是大受震撼:
“其言字字珠玑,实在叫人惊叹。”
“老夫阅卷三十年,未见此等文章!此卷当悬于朝堂,以为百官范本!”
“此子胸中自有丘壑万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见他们如此夸赞,赵元也起了好奇之心,他拿过卷子一看,顿时乐了。这等书法,不是贾琮又是何人。当他仔细去读贾琮写的内容时,更是满脸惊喜:
“句句皆中肯綮,可谓字字千金!此子当为第一!”
这并不是他偏爱贾琮,而是公正客观的评价。
对于他的话,众人没有反对。只有两个谨慎的老臣认为应当在看过全部答卷后再做评判。
然而,等他们阅卷完毕之后,根本没有比这个好的,甚至连接近的都没有。贾琮毫无争议地当选第一,成为状元,连中三元!
赵元喜道:“放榜!刘爱卿(吏部尚书),明日早朝将铨选案呈上来。”
他,要给贾琮分配官职了!
……
次日清晨,朝会。
赵元扫视了众人一圈:“诸位爱卿,这铨选案可有异议?”
刚才在公布了殿试的排名之后,吏部将任命官职的方案递交了上来,作为状元的贾琮被授予的官职是翰林院修撰,这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也是历朝的常规做法。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不妥。贾琮族兄孝道大亏,纲常沦丧!如此门风,安能出德才兼备之才?”
“微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