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军最要担心的是刘备”
刘备刘备刘备
曹操现在听到这个名字头都是大的。
别看营销号把刘备说成不知兵,只能带几千人打仗的将才。
实际上,刘备是蜀汉阵营之中少有的能带领大兵团作战的统帅。
由于蜀汉总兵力一直不多,有机会带领数万人征战的。
前后也就只有刘备、关羽、诸葛亮、姜维这四个人。
荆州、益州、汉中是刘备亲自带兵打下来的。
对抗张郃、夏侯渊,是刘备亲自上阵指挥的。
实际上,诸葛亮、黄权、法正这三人在刘备集团的军事生涯中,大部分时间充当的是秘书和幕僚,真正做决断,临战调兵遣将的都是刘备本人。
一个大集团里,出主意的人或许很多。
但是作为强权君主,拿主意就只有刘备。
正如,房谋杜断,杜如晦的断和房玄龄的谋其实是一样重要的。
稍不留神,玩成官渡之战时袁绍那样优柔寡断,对于一个政权就是灭顶之灾。
刘左将军在徐州就有骁勇之名。
自刘备死后,曹魏朝堂上的舆论认为,蜀中没人能带兵,对西线没有防备,差点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夺下陇右,就是这个原因。
目前大兵团会战,曹操最担心的就是刘备和关羽。
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升之。
“刘备大概能动员多少人”
“把情报搞清。”
台下,魏公的数百幕僚们迅速对照户籍和校事府的情报开始计算。
算盘子敲得叮当响。
蜀川编户齐民不过二十万户,汉川户出十万。
如此,刘备可征发徭役出民夫、徒隶、近三十万人。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
考虑到汉川往岁大战,各县的民力损失不小,刘备下令一年内不改天师道旧制,免收租税,还要安顿庶民,这一部分人,他调遣不了多少。
征发徭役按汉制,每户只能调遣一个二十三岁以上壮丁。
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出钱雇人代役,这项制度曰“过更”,代役钱称作“更赋”。
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如宗室、士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属,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的力田者、博士弟子、家中生子、服丧,逢天灾兵祸之害而免役等等。
此外还规定,获得1级至第4级“不更”爵位的人可以4年免役;爵在第9级“五大夫”以上的人可不事徭役。
综上所述,刘备如今能调遣的徭役能有十几万人就不错了。
蜀道艰险,千里金牛道运粮困难,若刘备发动五万大军北征,至少需要十五万民夫服徭役去治道运粮,才能满足补给。
十五万青壮不是个小数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曹操看到这个结果眼神一狠。
“散关有八千,河西有一万,除去益州各地守备,刘备再带五万人出战,已经近乎是倾巢而出了。”
“大耳贼,想做决战吗”
“他的粮道撑得住吗”
刘晔拱手道“撑不住,所以刘备选择了四月末出兵”
“春苗已经种下,夏季出发,刘备便可收获麦秋”
百谷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
小麦以孟夏为秋。
在古代,四月便称孟夏、麦月、麦序、麦候。
往岁魏军屯田兵在陇右种下的冬小麦在四月逐渐成熟,五月就可收割。
曹操想到这里,心下大惊,手指不断捶击着木案。
“大耳贼是想抢割上邽之麦,取食于大魏国境”
“如此,待蜀中秋收之后,五谷丰登,他便能大发徭役,与我军长期相持”
战争是国力的抗衡。
不识五谷,不知节气,百姓无从调养生息,国家便无以为战。
蜀中文武在制定凉州战略之时,早已将民力、节气考虑在内。
可怕的计略。
曹操这才反应过来,前线的将军们不敢说实话,每每写战报都是溢美之词。
现在局势清晰了,刘备布局完成了,你曹洪才求援。
孤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