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国家”
“代汉者,当涂高”
“昌盛者,西平麹氏也”
“我天生就要建立高昌国”
野心崩溃,全军大败。
望着如同洪水般涌来的北伐军。
麹演满目震恐,只得狼狈逃窜。
“还想分裂国家做你的梦去吧”
刘云快马破阵,带领骑兵一路从前线杀到后线,无人可挡。
麹氏的子孙后代,的确建立了高昌国。
但是,这与你无关
长槊出鞘,万军震恐。
麹演只带亲兵一路西逃。
北伐军连追上百里,从金城郡界,一直杀到西平郡的破羌城,杀到战马瘫痪,气力耗竭,方才罢休。
沿途河谷喋血百里。
投降羌胡不计其数。
风萧萧,水寒寒。
湟水谷地的厮杀,从昼至夜。
直到一抹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满目狼藉的谷地中。
战事方才结束。
“麹演的主力崩溃了。”
刘云在湟水边清洗剑上的鲜血。
环顾四周,将士们满身是伤,浑身是血。
他们却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一战杀三王,歼灭八千叛军,生俘羌胡两万余人,牛羊牲畜,累以万计。”
“了不起的年轻人”
苏则会心大笑。
“这趟君子之约,老夫没看错人。”
刘云收好鸳鸯剑,起身拱手道“多亏了府君深明大义,将湟中义从投入战斗。”
“否则,此战胜败犹未可知也。”
苏则拱手长拜“麹演遭受重创,如今已无力反抗了。”
“不日,休整过后,兵临城下,西平郡亦可定。”
“金城郡的百姓能避免一场血光之灾,此乃刘郎之功也。”
“苏则代替金城百姓谢过升之。”
刘云连忙扶起苏则,长叹道。
“府君多礼了,此乃社稷之事,人尽有责。”
“云,尽绵薄之力而已,有何功劳可言。”
二人寒暄一阵,苏则更是对刘云刮目相看。
他沿途走过各乡。
惊奇的发现,北伐军进入破羌县后,居然与民秋毫无犯。
封建时代,能将军纪把控到如此地步的也就只有岳家军和戚家军
别看,北伐军只是简简单单的不抢掠。
光是这一条,就胜过历史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军队了。
“简直不可思议。”
见惯了魏军烧杀淫掠的苏则,对刘云越发好奇起来。
“苏君,你先前说,在战斗结束以前,会是我的盟友。”
“现在,敌人败走,你若要决战,我仍旧奉陪。”
好生不得了的战意。
苏则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亲眼见证了这个青年是如何以寡击众,将敌军堂堂正正的击败的,不会自讨苦吃。
“这么说,苏君已经决心弃暗投明了。”
“我承认,升之的品德和胆略,的确让我心悦诚服。”苏则顿了顿。
“但是老夫毕竟没见过刘备,无法相信他。”
“升之,你能告诉我,刘备和曹操、孙权到底有什么区别吗”
“这些诸侯在老夫眼中,都是一个样。”
刘云陷入沉思。
苏则的心态,和大多数士族豪强一样,在他们眼里,除了汉天子以外,其实都没有法统。
大厦将崩之际,大家都是为了自保才依附一方势力,与其跟随一个小诸侯,那为什么不跟随实力更强的曹操呢。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刘云从来没觉得刘备、诸葛亮是什么圣人君子。
也从来没觉得他们是三国演义中那样完美无缺的仁君忠臣。
相反,刘备有缺点,有野心,会犯错。
他是和自己一样,努力苟全性命于乱世,以求闻达于诸侯的人。
站在后人的角度,从宏观历史的本质上来说,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割据军阀,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从微观角度而言,代入时代背景去看,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