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两者偏偏有着血海深仇,如之奈何。
“伯约,你此行随我南下,是想来报仇的吧”
姜维见刘云开门见山,也毫不遮掩。
少年漆黑色的瞳孔中,满是仇恨。
“我要亲手为汉阳流血牺牲的亲友报仇,为刺史报仇”
坚定的信念,不容动摇的态度。
刘云何尝不是如此。
姜维怨恨马超。
刘云亦是怨恨曹操。
二者都有血海深仇,谁能轻言放下
“伯约你。”
姜维追问道“兄长要劝我”
刘云摇了摇头,现在姜维年岁还太小,很多事情无法考虑周全。
他去刺杀马超只有一个结果,被杀
“我不会劝你。”
“凉州人敢爱敢恨,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我知道,我无法阻止你。”
“但是在下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姜维心头一愣。
“兄长请说。”
“主公允许我去州文学,借阅典籍。”
“我希望,伯约有空,可以与我同去。”
刘云这一席话,让姜维顿时摸不着头脑了。
凉州民间素来有复仇之风。
他此行南下成都,就是为了杀马超,去读书能有何用
“听闻蜀中多经学,维不愿读。”
“不过,若有郑学,那倒也可。”
刘云见绕开了复仇的这個话题,便慢慢解释道。
“主公定蜀后,见学业衰废,便鸠合典籍,以许靖、秦宓、孟光、许慈、来敏、胡潜、尹默、李譔这些人主持文学。”
“通知三经者,有蒋琬;通知四经者,有司马胜之,常骞;贯博五经或五经以上者,有王化、秦宓、文立、诸葛军师、尹默、李譔、许慈、任熙、寿良、常宽等。”
“其中易、尚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论语、孝经在蜀皆有治。”
“云以为,伯约虽年少,却能兼通文武,如今可择一良师,学习教化。”
“待来日,北伐雍凉,亦可建功。”
姜维闻言,摇了摇头。
“家在汉阳,维独在蜀中,恐怕受人非议。”
汉末文学之士,排挤边郡武人,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云早已料到会有此事,他保证道。
“诸葛军师,与我交情尚可。”
“他才惊天人,正愁蜀中无人能继承他的才学。”
“若伯约前去,定能受用。”
见姜维迟疑,刘云缓缓拿走了少年手中剑。
“伯约,我深知你心性纯正,可不当为了复仇,断送自己的性命。纵使你真能侥幸暗杀马超,可你又怎么能活着回去”
“伯约的老母还在汉川,岂能让她无人奉养”
说到这,姜维幽幽长叹。
“那义兄说,维当如何是好”
刘云取来笔砚,在木牍上信笔疾书。
“这样,我且写一封信,由你代为交给诸葛军师。”
“在他膝下听教三年,如果诸葛军师还不能让你回心转意。”
“到那时,你身上的气力已足,真要报仇,兄,绝不拦你。”
三年时间,姜维十六岁,力气和见识都远超过往。
就算对战马超,也有一定胜算。
这番话戳动了少年郎的内心。
姜维念恩,跪地长拜,胸中怒火全消。
“多谢义兄教诲。”
“既然有义兄这句话,维愿从命。”
刘云将信封交给姜维,目送着少年郎离去。
“北伐凉州,少不得西凉马家,然伯约是我义弟,我亦不忍他前去送死。”
“伯约,现在年纪太小,心性未定。”
“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历史上的姜维入蜀后,马超已死,他与西凉马家也是相安无事。
可见,姜维并非肆意报复之人。
刘云看着如今的姜维,何尝不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不过,姜维要比刘云幸运的多。
有了诸葛亮的教导,相信他会慢慢解开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