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号
至于县侯级别的侯爵,更是只有张鲁一人。
连刘备自己都是宜城亭侯。
诸葛亮思索道“食邑如何安排”
“食邑,万户”刘备毫不犹豫。
曹操那边开出的价码就是万户侯。
万户食邑的租税对于刘备政权虽然比较吃力,但是张鲁来投,保全汉川,乃是惊天之功,直接减少了刘备在北方的防务压力。
这样的封赏,没人会不服。
“除了张天师之外。”
“其弟张公则,有出战阳平关之功。当封阳安亭侯,食邑四百户。”
“其女张琪瑛,有镇守南郑之功,沔南渡救民之劳。当封”
女性封侯,在秦汉也有不少惯例。
为表对张鲁一家殊荣,其家中凡是立功子女也应当有所封赏。
“主公在思索,如何给圣女一个合适的名义”
董和抚须道。
“若想以示珍重,圣女不当封侯,而应封君。”
封君,汉代有旧制,公主封君服紫绶。
君,虽然不如公主封号那般气派。可,享受的待遇却是相等的。
两汉以来,多有皇亲贵戚,或是天子亲近的妇人得此封号。
董卓掌权时,便将自己的孙女儿董白,封为“渭阳君”,食邑已与主公相同。
刘备思索片刻,亦是赞同董和之言。
“听闻圣女在沔南多受百姓爱戴,当以沔南四百户为其汤沐邑。”
“封号沔南君。”
群臣拱手道“主公明鉴。”
张鲁一家处置妥当。
剩下的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便是刘升之了。
“汉川之战,由升之主持。”
“平广汉,定专营之策,亦是升之。”
“此番功劳,理应封侯。”
作为天师道的二号人物,刘云在教中地位,仅在张鲁一家之下。
张鲁不问世事,他便是汉川第一人。
诸葛亮深知刘备的顾虑。
“升之立了大功,本当受赏,主公担心的是,那群蜀中腐儒会忌惮他的身份,拼死抵制”
刘备缄默不言。
白身,在汉末就是天然的原罪。
蜀中经学世家,不可能容忍一個乞儿,一个曾经做过奴隶的孩子登上大堂。
曹魏改制,用五等爵。
刘备这边却依旧是汉制,有二十级军功爵。
依次是
列侯、关内侯、庶长、驷车庶长、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夫、公乘、公夫、官夫、夫、不更、簪袅、上造、公。
爵位,便是汉代社会的秩序等级。
每逢盛世大兴,或者天子登基,也会赐予天下百姓一级爵位。
当然,自列侯以下,无封国、食邑的都是官爵。在汉代,官爵即便是用钱也可以买来。
只有列侯开始,才是贵族爵,享有刨符定封的食邑,可世袭。
封了列侯,基本上就算是进入贵族圈子了。
而世家豪强,他们本就有官爵在身。
只差往上一步,到达关内侯或者列侯一级,就算是达到封侯的标准了。
寻常士卒和百姓若想爵位上升,就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军功。
至于刘云很显然,一个流民是不可能具备任何爵位的。
将他封侯的难度,就等于从零开始,直接提拔十九级。
从一个白身,变为与蜀中豪右并驾齐驱的贵族。
任何豪强都不会接受。
这也是为何,刘备对此表示担忧的原因。
所有世家豪强,基本都是两汉豪右出身,祖上都沾着军功或者是经学世家。
人家的后代天生就是贵族。
几代人的努力,要是连二十年寒窗都比不过。
那汉末豪强,也就不用混了。
张鲁一家虽然是米贼,但毕竟是留侯之后,属于是偏科的圈里人,刘备拉拢他们来封侯本身也说得过去。
可平民想要一步打破这阶级壁垒,那将是对整个汉末时代的冲击。
所有豪强都将不遗余力的堵住这个缺口。
汉末世家豪强霸占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