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说到这,赵俨立刻惊醒。
他心知张既有心庇护。
万一没打下陈仓,魏公怪罪起来。
说不定这张既还会倒打一耙,把罪责全部推到他的头上。
赵俨脸色铁青,只得从命。
不多时,陈仓攻防战便要展开。
此地两面环水,易守难攻。
便是没受过训练的屯田奴也能坚守良久。
在法邈逃离危险之前,魏军是攻不下陈仓的。
数日后。
汉阳郡,冀城。
渭水穿越县北,一座石山立于水畔。
黑衣少年久立在城池之上,望着大山水流,剑眉微蹙。
烈风吹拂下,衣衫飘荡。
忽闻县外石山,鸣声响震千里,山上擂鼓阵阵,继而渭水动荡,原野哀鸣。
凉州又发生地震了
这一场地震不仅让凉州人心惶惶,更是引起了羌胡大乱。
百姓止不住的逃奔山中,编户越来越少。
汉阳太守严干几番下令追捕,终无所得。
明明迁民的消息,一直被他百般压制。
可近来,也不知是谁在乱嚼舌根,百姓之中忽然流传着魏公要迁徙陇右的传闻。
整个汉阳、南安闻言竞相大乱。
陇右各地太守都被闹翻了天。
城头上。
少年郎静静地看着心急如火的严干,嘴角不自觉的泛起了笑容。
“伯约是你做的吧。”
少年郎的身后走来了一位身穿戎甲的老将。
姜叙,表字伯奕,时任抚夷将军。
姜姓乃是汉阳郡望,在雍凉,素来大族专横,只尊强者,不逊法度。
严干能耐不足,怎能压得住这些豪强。
少年郎回首望向伯父,拱手行礼道。
“瞒不过伯父。”
姜叙也没责备,只是与少年并立城头,忧心忡忡的望向县外山石。
“古人道是,天鼓山,上通灵,九州害起则鸣。于星为河鼓,星动则石鼓鸣,石鼓鸣则秦土有殃,鸣浅殃万物,鸣深殃君王。”
“今日,遭此异象,鼓声震天,想必三秦故土,又有战祸将至了。”
少年郎亦是点头道。
“所以,维提前用计,令百姓遁入山中,如此一来,便是战火袭扰,汉阳父老,也不会蒙受横祸。”
姜叙看向身旁的少年,心知此子文武兼备,心性纯良。
这与他,早年经历有关。
少年郎名为姜维,表字伯约。
其父早年为护太守死于羌乱,家中唯有母亲奉养长大。
孤苦战乱,使得他从小敏于军事,除了郑学以外,专读兵书。
四年前,马超攻袭陇上,姜家儿郎战死大半,姜维已是同族中,年岁最大的一个了。
屡遭兵祸的经历,让这少年心性纯熟。如今,不待战乱到来,便已经开始提前布计。
“伯约,你欲何为”
姜维回道。
“响应大兄之约,带汉阳百姓南下武都。”
姜叙闻言,没有阻止。
刘云在汉阳的那几年,与姜维交情最深。
这二人都是自幼饱经波折,孤苦伶仃。
当日在冀县便一见如故,约为兄弟。
虽然多年未见,可那登堂拜母的情分,姜维却是忘不掉的。
“也好。你留在大魏,也是做不了高官的。”姜叙没有阻挠。
身在乱世,各大豪族,为防止家族衰落,从不会把鸡蛋往一个篮子里放。
广撒网,开枝散叶,才是乱世豪强的必修术。
“汉阳姜氏,在大魏已有人脉,蜀中也得布置一些了。”
“去吧将你母亲也接去。”
“家中不必挂念,伯父在这能应付的。”
姜维拱手拜谢,欣喜不已。
“谢过伯父。”
“维,去了。”
汉阳郡,段谷。
激水飞流,微露阴寒之气。
姜维星目微启,神思归来。
法邈已带陈仓百姓赶来。
“汉阳姜维,前来接应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