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势也微微一滞。
“正是,以我之见,确实如此。
你出拳度虽快,敏捷度亦有显着提升,但与电视剧《叶问》或是《李小龙传奇》中李小龙的出拳度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正如《易经》坤卦所言:‘《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而后得主,利。
东南得朋,西北丧朋,安贞吉!
’”
“导师,您出此言何意?”
张其金眉头紧皱,面露疑惑,趁着攻势稍缓的间隙,心中急切地向王阳明问道。
张其金曾听林紫妍提及,《易经》乃一部来历非凡、价值连城的奇书。
孔子、孟子等一众圣贤皆对其推崇备至,孔子甚至直言,若不研读《易》,便不知该如何教导子女。
书中诸多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皆闻名遐迩,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
《易》在古代被誉为六经之,与《诗》《书》《礼》《春秋》并称。
相传《易经》有三卷,作者传闻是周文王姬昌。
看过《封神榜》的人,想必都知晓,姬昌即西伯侯,其子伯邑考曾被妲己觊觎,却惨遭妲己毒手,被剁碎做成肉丸,还逼迫姬昌吃下。
当时,姬昌深知若不遵从妲己所言,必死无疑,心中虽悲痛万分,却也只能强忍着将肉丸咽下。
待他离开后,途中呕吐,那吐出的肉丸竟化作一只兔子,兔子四处乱窜,西伯侯一路追随,最终在渭水之滨得遇大贤者姜子牙。
闲话少叙,且说《易经》变数。
最初的《易经》仅有四象图,而周文王在狱中时,将四象推演为八卦,这才有了“文王狱中演八卦”
的典故。
王阳明耐心解释道:“此句之意,大致是讲刚柔需相互结合。
你此刻刚劲有余,却柔劲不足。
而对面的韩奇,拳法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他习武时间定然比你长久,加之其身上量子永生血灵珠的等级不明,倘若他持有的是天字级的量子永生血灵珠,那么,智者你此番恐怕难以取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张其金进步虽快,却也难以与真正的高手抗衡。
在王阳明眼中,韩奇单从咏春拳的出拳度来看,已然远张其金,堪称高手。
张其金听闻此言,心中虽不服气,却也未退缩,反而攻势更猛,继续快攻快打。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斗志,每一次出拳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韩奇的拳法刚柔并济,着实厉害,可张其金亦有自身优势,那便是乎常人的稳定性。
他的每一次进攻都稳如泰山,极少出现失误,反观韩奇,偶尔会露出破绽。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战局陡然生变。
韩奇瞅准时机,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瞬间抓住张其金的一个细微漏洞,猛地一拳击出,这一拳蕴含着巨大力量,仿若能开山裂石,竟将张其金直接打出十米开外。
张其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重重地落在地上,扬起一片灰尘。
张其金缓缓起身,虽败犹荣,心服口服地说道:“你厉害,我输得心服口服。”
韩奇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谦逊地说道:“张其金兄弟已然十分厉害了,我不过是侥幸险胜,若不是运气使然,输的只怕是我。”
“行了,你也不必宽慰我,我心里清楚,你尚未使出全力,若你全力出手,我更不是你的对手。”
张其金丢下这句话,转身大步离去。
此番韩奇并未再挽留他。
韩琳望着张其金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那笑意中,似乎蕴含着对张其金的欣赏,又仿佛隐藏着其他更深的意味。
待张其金身影远去,韩奇轻笑一声,转身对韩琳说道:“姐,这人倒是有趣得很。”
“哦?你指哪方面有趣?”
韩琳饶有兴致地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他这个人呐,浑身透着一股好玩的劲儿。”
韩奇笑着解释道,脸上的笑容愈灿烂。
“你似乎对他颇为欣赏?可他如今分明是与你针锋相对,还让你当众丢了面子。”
韩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我才不在乎他是否针对我,只要我能战胜他,看他还如何在我面前嚣张。”
韩奇信心满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自信。
“你就这般笃定自己能胜过他?”
韩琳追问道,目光紧紧地盯着韩奇。
韩奇微微沉吟,自信满满地说道:“就凭他这拳法,我对付两个他都不在话下,姐,你觉得呢?”
“我……”
韩琳犹豫片刻,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