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心,虽然在那无处不在的抑制力下显得岌岌可危,却并没有破碎的迹象。
“呋!”
荣格的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一丝成功的笑意。
太渊轻“咦”一声,立刻察觉到不同。
他稍稍感知,便明白了缘由。
“原来是绕开了炁的层面,直接动用了更深层的灵魂力量来构筑防御!”
这等急智和对精神本质的理解,确实非凡。
他收回能力,看着荣格,眼中流露出真诚的赞赏。
“巧妙!荣格先生,你这次将维持术式的部分力量来源换成了灵魂之力,避开了我对“炁”的直接压制。荣格先生之才,令人佩服。”
荣格听到太渊一语道破玄机,更是畅快大笑。
“哈哈哈!果然瞒不过太渊先生你!”
“这还要多谢你的点拨。若非你指出关键在于魔力本身,我也想不到要跳出魔力的框架去寻找答案。”
他指了指自己的头。
“这就像是无论什么木头都会被火点燃,那不如索性换成防火材料。”
两人相视一笑。
荣格将皮箱推向太渊:“那么,这些是太渊先生你需要的报酬,希望对我们接下来的探讨交流有所帮助。”
太渊的手刚一接过皮箱,指尖传来其中蕴含的奇异能量波动,让他立刻察觉到了异常。
在他的眼中,箱内并非只有半米见方,而是蕴含着远比外表看来广阔得多的空间。
他抬眼看向荣格,语气笃定:“这皮箱本身是一件法器?或者说,是你们的炼金术作品?”
荣格笑道:“太渊先生好眼力。”
太渊不再多言,提着皮箱,引着荣格来到了学堂旁一间新落成的屋舍前。
屋子占地六十平左右,内部空旷,层高约五米。
太渊心念微动,【驱物】之力无声蔓延。
“咔咔咔……!”
只见屋内地面微微震颤,一排排书架竟从地面上生长出来。
并非木质,而是由原本铺设地面的青石材质直接塑形而成,结构稳固,表面光洁。
荣格眼中充满了惊奇与探究。
他看不太懂太渊这一手的术式的原理,感觉不太像一般的变形类术式。
紧接着,太渊开始从皮箱中取出资料。
一本本书籍、一叠叠期刊文件,如同被无形的双手托举,自动飞向那些石质书架,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落下。
这个过程持续了不短的时间,直到原本空荡的屋子被填满大半,皮箱才终于见底。
“太渊先生,目前能搜集到的,都在这里了。”荣格说道。
“有劳。”太渊道谢。
随即将空了的皮箱递还给荣格。
荣格看着这满屋的书籍,联想到太渊平日教导的那些孩童,不禁问道:“太渊先生,你搜集如此多的典籍,是打算让那些孩子们背诵吗?”
“我知道一种可以训练记忆力的方法,是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轨迹记忆法”,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通感训练,对于增强记忆颇有奇效。”
荣格对这个记忆法有过研究,还举例说明。
“我曾用这种记忆法训练过一位普通少年,结果不到两天,他就能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面七百多位的数字。”
太渊闻言,却反问道:“侍卫们要让他们去死记硬背?”
“这世上有许多功夫,可以把“简单”积累成“复杂”。譬如,数学家们研究过很多数学问题,这些积累并非孤立的记忆,而是在脑海中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终塑造成一种全新的、超越具体题目的思维方式,达到举一反三,乃至上一个档次的效果。正所谓“从量变到质变”。”
“而单纯的记忆力训练,有这般效果吗?你训练的那位少年,背诵了众多圆周率数字……也就仅仅是背了很多圆周率而已。”
荣格并未被说服,追问道:“依太渊先生之见,这种记忆力训练法便毫无用处?”
太渊语气平淡:“或许可用于表演,博人眼球。”
荣格一笑,带着几分探讨的意味:“可在当下一些国家,这类记忆力与速算训练备受推崇。他们认为,选拔这样一批善于记忆和速算的人,可为国家储备战略人才。太渊先生对此如何看呢?”
太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对方:“荣格先生你精研人类精神意识,应该知道一般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比如给人看一张照片,过一段时间再回忆这猴子这张照片,他大概只能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