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326章 飘萍来,太渊再提笔,百姓日用识小录

第326章 飘萍来,太渊再提笔,百姓日用识小录(3 / 3)

“天为什么会下雨,不是龙王发怒;地为什么会震动,不是山神显灵”,“人生了病是因为风寒、病菌,不是冲撞了鬼神”,“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有毒,怎么煮菜更营养,怎么伤口不发炎”……

太渊越想越清楚。

他最终决定是写一本科普性质的《百科全书》,先从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开始。

“基础医学要写,教他们识别常见病症,比如风寒与疫病的区别…”

“烫伤、割伤的应急处理,像今日蒋妻妹这般吃灰伤胃的情况,如何预防、如何缓解…”

“生物学也要写,讲讲庄稼为什么会生虫,如何治理…”

“气象学也不能少,教他们看云识天气,预判暴雨、台风,提前防灾;还有最基础的算术,教他们算账、量地,免得被坑…”

老百姓大多识字不多,若是写得晦涩难懂,再好的道理也传不下去。

因此,太渊不打算做简单的内容输出,而是要将知识变得更生动些,比如编几句顺口的谚语。

比如讲气象时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大雨要下”等。

至于书名,太渊斟酌了会儿。

起初想叫《民间常识百科》,可转念一想,书中内容多是与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相关的细碎知识,算不上“百科”那般宏大;叫《实用知识录》,又显得太过生硬。

最终,太渊在稿纸顶端写下“百姓日用识小录”几个字。

…………

邵飘萍来到了天台。

风尘仆仆。

“总算到了。”他轻声自语,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小本子和铅笔。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记到哪里。

作为新闻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时记录的自觉,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先是来到当地报社,经过一番打听知晓了太渊的位置。

然后朝着桐柏山下岭脚村而来。

他走的不快,走走停停,因为在观察这座小县城。

时刻注意周边的情况,这是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敏锐。

东看看,西望望,邵飘萍有时候驻足而立,看着旁边商铺里交谈的话,他发现了一点古怪的事情。

“这里的西方人,脾气似乎格外的好?”

“说话做事那么有礼貌的吗?”

在上海,邵飘萍也算是见过不少的西方人,各个国家的都有。

他清楚,这些西方人表面上穿西装,打领带,一副绅士做派的样子,实际上根本看不起国人。

哪怕看似礼貌的和你交流,但那种“高人一等”的姿态,几乎写在脸上。

从他人的交谈中,邵飘萍还了解到这些西方人都是信教的,在这里办厂,尤其还是药厂和机械厂为主,用工薪酬也没有压得很低;还有一些西方人开了愿意接收华人的教士学校以及医院,……

邵飘萍了解过资本家们的嘴脸。

他们是恨不得敲髓吸血,将人的每一份劳动力榨取干净。

“奇怪的人…”

要说信教的人全是心善,邵飘萍首先不信。

在上海,他又不是没见过那些教会的神父。

少部分的只为了传教,大多数就是普通人。

穿上那件袍子是神父,脱下后可能是某个公司的股东。

一路观察记录着,邵飘萍来到了岭脚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不灭武尊 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 我有谋士三千,助我破界成仙 天劫凡尘录 修仙学堂 武侠:从得公主下嫁开始 噬道吞元大法 年代:邪本是道,我有仇必报 这个道主太颠了 修仙:从怀孕师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