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
三爷犯罪团伙的覆灭已近尾声,除了在逃的三爷和老二等人。
许大茂、李怀德两人也被审判。
而陈新民、马风华这一牵扯到“西山案”的敌特团伙,也即将迎来最终的结局。
在军区招待所临时设立的审讯室里,气氛凝重。
陈新民和马风华被分别关押在不同房间。
王建军深知这两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绝不会轻易开口,必须讲究策略。
审讯小组采取了“熬鹰”战术,一方面在时间上消磨他们的意志。
另一方面集中力量从已落网的同伙身上寻找突破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外围审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今天,王建军就是要带着这柄“杀手锏”,来给予马风华心理防线的最后一击。
王建军率先走进了关押马风华的房间。
他没有立刻发难,而是不紧不慢地将一叠照片摊在桌面上。
“马主任,仔细瞧瞧,这几个人,你还认得吗?”
马风华扫了一眼照片上那些已被执行枪决的罪犯面孔。
眼角微微抽搐,但旋即强自镇定下来,硬邦邦地回道:
“不认识。”
王建军似乎早有所料,又从容地取出一份档案卷宗,轻轻放在照片旁边。
“好,那咱们说说其他的。
一九六四年西山案,你的老上级张副处长涉案被处决。
当时你作为核心经办人之一,却能全身而退。
难道就没觉得这太‘幸运’了点吗?”
马风华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声音有些发干:
“那……那是组织上明察秋毫,证明了我的清白……”
“明察秋毫?”
王建军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恐怕未必吧。”
他不慌不忙地拿起身边的公文包,从中取出一个用军用油布仔细包裹的物件。
他动作缓慢,一层层揭开油布,仿佛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品。
最终,一本封面模糊、边角带有明显灼烧痕迹的陈旧笔记本显露出来。
“啪!”
王建军将笔记本重重地拍在铁制审讯桌上,发出一声脆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马主任,你肯定没见过这东西。
但我想,你对它的‘内容’,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王建军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和莫名的意味。
马风华的视线死死盯在那本笔记本上,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但他仍紧闭着嘴,一言不发。
王建军用指尖点了点笔记本的封面,缓缓说道:
“这是从你那位忠心耿耿的下属——代号‘老刀’的住处,‘抢救’出来的。”
他特意加重了“抢救”二字,然后才继续道:“你没想到吧?
这个明面上对你唯命是从、替你跑前跑后的‘老刀’。
真实身份,却是你的上峰安插在你身边,专门负责监视你的一双眼睛!”
“‘老刀’?!胡……胡说八道!这绝不可能!”
马风华不复之前稳重的样子,如遭雷击,脸色骤变,失声惊呼。
“不可能?”
王建军冷笑一声,熟练地将笔记本翻到做了记号的一页。
转过去,推到马风华眼前,语气森然:“那你亲自看看。
这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是什么!
大声地念出来!”
马风华的瞳孔骤然收缩,目光死死锁在那泛黄纸页上清晰而冷静的钢笔字迹上。
他只扫了几行,身体便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
那上面记录的,正是当年他在密室中与“老刀”商议处置他们组内几个不稳定因素的关键对话。
时间、地点、细节分毫不差!
“这……这是伪造的!”马风华猛地抬起头,声音尖利却底气不足:
“‘老刀’他怎么会记录这些?这是你们的离间计!休想骗我!”
“伪造?”
王建军嗤之以鼻,小心翼翼地将笔记本收回,仿佛对待易碎的瓷器:
“‘老刀’的笔迹,已经经过三位顶尖专家的联合鉴定,确认无误。
这笔记本里记载的诸多事件。
其时间、地点、细节,都与我们掌握的其他情报完美吻合。
更重要的是——”
王建军顿了顿,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刺向马风华:
“关啸军同志带人赶到时,‘老刀’正准备焚烧这本笔记后剖腹自尽。
人,没救回来;但这本他用来向主子表功、关键时刻也能拉你垫背的‘铁证’,总算被我们抢了下来。
现在,‘老刀’死了,他背后的单线也断了。
马风华,你现在开不开口,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你自己的生死,更关系到……
由谁来定义你在这盘棋里的角色——
你究竟是一个执棋者,还是早被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