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陆承安的身份,若为北齐国师反而是拉低了他的位格。
随后便有了计较。
既然陆承安不愿入朝为官,但陆承安的弟子却可以。
何道哉与李仲明一个在原阳县,一个在虔化县,这些年做出来的功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们就是很不错的人选。
随后天子便坐了下来,与陆承安探讨强国之策。
对此,陆承安早有腹稿。
“强国之策,首在安民、富民。”
“民富则国强。”
“若要民富,陆某有五点可献于陛下。”
“其一,修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若北齐境内条条大道皆畅通无阻,便可使北货南售,南风北移。天下百姓,往来无阻,商贾繁荣,丰衣足食...”
“其二,科研。”
“所谓科研,乃事功之学,网罗天下奇人异士,造物发明,以助工、农、商之蓬勃发展,亦可钻研兵道,研制利于战争之利器,使我北齐将士少在战场上流血牺牲。”
“其三,教育......”
陆承安侃侃而谈,一条条超出这个时代的强国之策被搬了出来。
天子和李天策听的是目瞪口呆。
到后来甚至专门命人取来纸笔,开始奋笔疾书把陆承安说的话记下来。
并且逐一探讨,该如何实行这些闻所未闻的强国之策。
陆承安根据上一世所见所闻,结合这一世的实际国情、人文等等一一解答。
但具体的落实陆承安自己并未真的去做过,只能说这个方向是很好的,最后能不能成,就看落实的够不够彻底。
三人坐在御花园内,从中午一直聊到了掌灯。
又从掌灯聊到了天明。
天子依然觉得不够,但也不好再打扰陆承安,只能先就此作罢。
等陆承安离开后,天子才拉着李天策感叹道:
“过去我只知道陆先生学问高,讲道理教弟子无人能及。”
“今日才明白,陆先生是既能高谈大道的圣贤,又是能治国安邦,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点的国士。”
“能得陆先生,实乃我北齐之福啊。”
李天策欣慰地点了点头。
天子能放下身段向陆承安虚心求教,并且从始至终都未曾以皇帝的身份居高临下的来看待陆承安,这一点整个天下七大皇朝的君主就没有几个能做到的。
作为天子,无需他自身有多大的才能,但有一点却必不可少。
那就是识人之能,如何用人,待人,才是作为一个君主最重要的能力。
很显然,天子符合这一点。
天子顾不得休息,立即召开朝会。
将诸位内阁大臣召集到御书房,开始着手安排一些事。
首先第一条就是按照陆承安的意思,去组建工部、户部和刑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