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给杨总,让他点菜,杨总推回去说你点就好!领导客气的让杨总至少一道菜,杨总说听闻女诸葛点菜是高手,等着饱享口福就好了,所以领导直接交代服务员上菜。
美味佳肴陆续上来,色香味俱全,杨总赞不绝口。服务员开了红酒,把酒斟好就退出包厢了。大家举起酒杯,站起来轻轻一碰杯,互赠健康、快乐、长寿的祝语,也献上一句:
丝萝春秋何子米,相期以茶复轮回。
杨总大赞:有才!真的有才。这两句包含了青春、快乐,恩爱、健康、长寿。
大家一齐品了一口红酒,杨总随口说:
“鲁酒。”我故意对着徐经理接着说:
“徐经理,杨总嫌酒淡了。”徐经理还不急回应,杨总又说:
“你知道鲁酒?”我说:
“知道呀!”杨总又说:
“鲁酒不可醉!”我说:
“齐歌空复情。”领导说林老师跟杨总在对对子吗?我说这是李白思念杜甫的诗。杨总又出:
“思君若汶水”我对:
“浩荡寄南征”杨总点头赞赏,举杯说:
“高才!喝酒。”领导催着吃菜,徐经理给杨总夹菜,也夹一块给我,我说不用,我自己来就好。杨总静静的吃着菜,像是想着用什么题目来考我!诸葛大人打破寂静问杨总:
“杨总,平时有喜欢什么户外活动吗?”他略一思考回答说:
“闲来垂钓碧溪上!”我又顺上一句:
“忽复乘舟梦日边。”杨总故意对徐经理说:
“徐老弟,你知道我的爱好了吧?”徐经理答:
“知道,你就喜欢钓鱼!不是说闲来垂钓吗?不过林老师的乘舟梦日边我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杨总又说:
“林老师能这么对答如流,肯定知道它的意思。来,我敬林老师一杯,请林老师为我们解读。”大家举起杯,我随意喝了一口,领导说吃菜,吃菜,边吃边讲。徐经理帮大家勺了汤,我喝了两口汤就继续讲:
“这两句诗,是用了两个典故,上一句是指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下一句是指是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舟从日月旁边经过,后来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听完我的解说他们都拍手叫好,啧啧称赞!杨总,还加上很有程度的一句,真是: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林老师真是了不起,才华如此了得,让人望尘莫及。”我说:
“杨总过奖了,大家能一起学习、探讨,我也受益匪浅!”
“林老师又多才又谦逊,真是难能可贵!”杨总又举起杯说“喝酒,大家喝酒,今天的酒喝的特别有味道。”徐经理为杨总斟酒满上,也为领导和我都添上,然后走到门口,让服务员再来一瓶红酒。领导又叫大家边吃菜……一会杨总又好像想到了什么问题,直接对我说:
“对了林老师,我刚读到两句诗,不大理解深刻含意,想请教一下林老师。”
“请教不敢!大家一起学习。”杨总请讲:
“叠山迟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这里边的叠山跟文山指的是谁?。我说:
“杨总的诗词读得还真不少!值得很多老板学习。这是明代张煌言的诗。叠山是谢枋得的号,文山指文天祥。你得简单补充说明一下写作背景:
张煌言,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他们都是爱国志士。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为后世传颂。
于谦在明朝抵御瓦剌入侵时力挽狂澜,保卫了京城。
张煌言坚持抗清,不屈而死。
他们三人都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且都与杭州西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被并称为“西湖三杰”。
张煌言临难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希望他自己能像文天祥一样,成为后世景仰的英雄。他对谢枋得拒绝元朝征召,绝食而死的行为表示赞赏,这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值得后人学习。因为谢枋得比文天祥生得早,死得晚,所以就用“叠山迟死文山早”这样来表达……
他都听得很认真,都忘记了吃菜,杨总兴趣正浓,他说林老师,给我们讲讲文天祥的故事,我最喜欢他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说:
“杨总先吃菜喝酒,然后我们再继续讲。”大家都举杯,互相敬酒,领导很满意,鼓励示意我继续加油。我说:
“听闻杨总也喜欢历史,国学文化,接下来请杨总来讲,我愿洗耳恭听。杨总说:
“在忙林老师面前讲,那真正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请林老师不要推辞,满足我这位爱好者的求知欲,大家举杯,敬林老师!”推托不去,我说大家承让了,开始讲文天祥的故事:
“布衣状元文天祥:公元1236年出生于江西庐陵,原名文云孙,字天祥,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后裔。父亲文仪学识十分渊博,为了买书宁可当掉衣服的书痴,虽然一生没有做过官,但却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儿子。21岁参加考试,一路过关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