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过完年了(1 / 2)

初一到初三这三天,山风卷裹着雪粒掠过山脊。

每天傍晚时分,赵国强便会领着三个弟妹踩雪上山,积雪在脚下压实,出“咯吱”

的轻响,像是山路在低声应和。

赵晓阳拎着竹篮走在最前,篮里黄米糕裹着油纸,野猪肉泛着暗红,还有赵晓琳姐妹特意折的松柏枝——松针上凝着的雪珠晃悠悠坠下来,落在手背上,凉得人一缩。

父母的坟前早被扫得干净,连半片枯叶都没有。

赵国强蹲下身摆好酒菜,酒瓶倾斜时,清酒顺着杯沿滑下,在雪地上晕开一小圈湿痕。

赵晓琳、赵晓萱细心地将松柏枝插在坟头,松枝挺立着,倒像给坟茔添了些生气。

赵晓阳学着哥哥的模样,把酒杯里的酒轻轻洒在雪地上,抬头时,睫毛上还沾着雪沫。

“爸,妈,我们来看你们了。”

赵国强的声音被山风揉得轻,却字字清晰,“晓琳他们今年要去青岛比赛,还要去雅加达,都是给国家争光的事。”

赵晓琳攥紧胸前的奖牌,指尖蹭过冰凉的金属,轻声应道:“我们一定拿好成绩回来,让你们也高兴。”

山风掠过松林,簌簌声漫过坟前,像是亲人的回应。

兄妹四人站在雪地里,身影被暖阳拉得很长,心里却揣着团热乎气,连带着周遭的雪都似要化了。

初四天刚亮,窗棂还蒙着层薄霜,赵国强已把三个弟妹的行李放在卡车里面。

赵晓阳的背包里塞着新棉鞋,鞋尖绣着小小的老虎,是赵国强特意托人做的;

赵晓琳把训练日记本揣在怀里,封皮上记着密密麻麻的训练计划,边角都被翻得有些卷;赵晓萱趁哥哥不注意,往他口袋里塞了块自己织的毛线垫——毛线是攒了好久的,针脚不算整齐,却软乎乎的,“哥,你经常开车,路上垫着开车,能软些,暖些。”

到了省体校门口,铁门里早传来队友的喧闹声,夹杂着篮球砸地的“咚咚”

响,还有教练吹哨的声音。

赵国强停下车,没说太多话,只是伸手揉了揉三个弟妹的头,掌心的温度透过头传过去,像是在给他们打气。

接着他举起拳头,重重晃了晃:“加油。”

两个字简简单单,却像颗定心丸,落进弟妹心里。

赵晓琳眼睛亮了亮,也举起拳头,和哥哥的拳头轻轻碰了下:“哥放心!”

赵晓萱、赵晓阳跟着照做,三双小拳头碰在一起,脆响落在晨光里,像是在心里立下了誓。

三个身影转身跑进校门,赵晓阳跑了几步又回头,朝赵国强挥了挥手,才蹦蹦跳跳地跟上姐姐们的脚步——今天是他们回体校做恢复性训练的日子,从明天初五起,就要正式投入集训了。

赵国强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转身往体校附近的房子走。

那是他特意置办的落脚点,方便弟妹们晚上出来住,更方便给他们加餐补营养。

打开门,他径直走向冰箱,心念一动,便从空间里往外搬东西:

冻好的野猪肉、黑熊肉、棕熊肉、野牛肉、羚羊肉码得整齐,松花江鱼裹着薄冰,还有妹妹们爱吃的黄米糕,满满当当塞了一冰箱,像是把家的味道也一并存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赵国强心念再动,身影已出现在空间的青石祭坛上。

祭坛泛着温润的光,外围的九条小龙似在默默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连鳞片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他稍一凝神,下一秒便来到了香港码头的仓库里。

潮湿的空气混着海水的咸,钻进衣领,带着点凉意。

仓库空荡荡的,只有墙角堆着几个空木箱——正常营业时,阿光和阿彪每天都会来清运货物,这里从不用费人看守。

他四处看了一眼,确定无人后,才打开空间开始搬货。

先搬的是粮食。

大米装在粗布口袋里,袋口系着麻绳,提起来沉甸甸的;白面泛着雪似的白,装在印着“福”

字的布袋里,凑近能闻到淡淡的麦香;

玉米面堆成小丘,红薯、老南瓜摆得整齐,橙黄的瓜皮在灯光下泛着光——这些足够十七家粮铺卖上一个礼拜。

接着是肉食。

野猪肉送进冷库,油花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霜,看着就新鲜;牛肉、羚羊肉码得方正,一块挨着一块;

梅花鹿肉、野鸡、野兔、野鸭堆成小山,羽毛还带着点光泽——这些够十七家肉铺卖三天,冬天的寒气就是最好的保鲜剂,三天后他再来补货。

最后是六家野味饭店的食材,种类更丰盛些。

除了常见的野物,还有从空间深处取来的非洲野水牛肉、角马肉,驼鹿肉泛着暗红;

缅甸小头鳖装在清水桶里,偶尔伸头吐个泡,尾巴轻轻摆着。

海鲜他一点没带,香港的渔民靠海吃饭,他不想断了人家的生计。

搬完货,仓库里堆得像座小山。

赵国强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初五,粮铺、肉铺、饭

最新小说: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体育及其生存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雷神大洪 我们[暗恋]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