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453章 胜得莫名其妙 败得稀里糊涂

第453章 胜得莫名其妙 败得稀里糊涂(1 / 2)

这些毛主席语录,是赵国强特意从《解放军报》上逐条整理出来的。

早在1961年,《解放军报》的编辑田晓光等人就已着手持续梳理毛泽东着作中的经典片段,为后续《毛主席语录》的出版做着细致筹备——那时候,几乎每一期《解放军报》上,都会刊载几条掷地有声的毛主席语录。

作为带着前世记忆的穿越者,赵国强再清楚不过,这些语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都会拥有极高的传播度与影响力。

他心里打着算盘:往后即便遇到什么运动风波,单凭自家厂子生产的文具盒上刻着这些语录,就相当于给厂子加了一层“保护罩”

,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敢轻易来招惹。

时间转眼来到1962年1o月1o日,中印边境爆冲突的消息随着收音机里的电波传来。

早在局势紧张之初,赵国强就特意买了台收音机放在家里,每天守着听边境动态。

听到冲突爆,他知道自己的空间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

但他没立刻行动——根据前世记忆,1o月1o日只是零星冲突,真正的全面开战要等到1o月2o日,他必须掐准这个时间窗口。

中印边界全长约两千公里,传统上分为东、中、西三段,1962年的战火集中在东段与西段。

两处战场平均海拔四千米,高山峡谷纵横,冬季寒风裹着冰粒呼啸,氧气稀薄到让人喘不过气,作战条件极为恶劣。

其中东段的藏南地区本是中国领土,却被印度非法侵占,克节朗河谷、达旺、邦迪拉、梅楚卡等地都在其控制下;

西段的阿克塞钦地区,印军则密密麻麻设了四十三个军事据点,像生锈的钉子扎在边境线上。

1o月18日深夜,距离全面开战只剩两天,赵国强借着夜色瞬移到印军东段弹药库附近。

山坳里的石头垒房伪装成牧民住处,两名哨兵端着李-恩菲尔德步枪靠在门边,呵出的白气在钢盔下凝成霜。

赵国强盯着他们换岗的间隙——每四十分钟一次,换岗时两人会同时转头点烟,那是唯一的视线盲区。

“咔嗒”

,左边哨兵磕了磕烟盒,右边的人下意识转头。

就是此刻!

赵国强的空间入口瞬间张开,无形的吸力精准罩住石头房:三百支步枪、二十挺轻机枪、五千子弹先被收走,接着是三十箱罐头和两桶煤油,连库房角落的备用刺刀都没落下。

两名哨兵刚把烟叼在嘴里,手里的枪突然凭空消失,摸向腰间的刺刀也只剩空鞘,撞开房门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库房,两人惊得烟卷掉在地上,惊恐的喊声在峡谷里撞出回声。

解决完东段,赵国强马不停蹄赶往西段。

正午的阿克塞钦戈壁像块烧红的铁板,空气扭曲得能看见海市蜃楼。

他打开空间入口精准套住红山头据点的五支步枪——第一名士兵仰头喝水时,枪托突然离地,贴着胳膊滑向空中;

井边的水桶、帐篷里的弹药箱、灶台上的锅铲接二连三地消失。

最后一个士兵正往步枪里压子弹,手指刚推上最后一,整支枪突然从掌心抽离,只留他僵在原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四十三个据点被他逐个“清扫”

,最刺激的是加勒万河谷的炮兵阵地——印军正调试81毫米迫击炮,赵国强来到附近,突然将空间入口开在对方边上,同时加大空间吸力,不仅收走炮身和炮弹,连军官的配枪、士兵口袋里的地图都一并卷走。

“我的手枪!”

军官的吼声惊飞岩鸽时,赵国强已瞬移离开,空间里的武器正自动分类:步枪归成一排,机枪垒成一垛,子弹按口径分装,罐头还被他按肉味、水果味分了类。

达旺是最后一站。

印军第七旅的驻地像座小型堡垒,铁丝网外埋着地雷,岗楼探照灯每十秒扫一次。

赵国强直接从空间进入堡垒内部,中间入口张开,岗楼里的布伦机枪脱离三脚架,子弹带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飘起;

铁丝网内的弹药堆像被挖去核心的雪丘,迅凹陷消失;

士兵们帐篷外的刺刀、水壶、备用弹匣,接二连三地“飞”

向虚空。

一个擦枪的士兵惊声突然尖叫——锃亮的枪身在眼前化作残影,同伴们翻遍帐篷也找不到任何武器,有人嘶吼着“是雪山幽灵”

,整个驻地瞬间炸开锅。

1o月2o日,冲锋号在克节朗河谷吹响。

解放军战士冲锋时现,印军的反应格外诡异:

有的据点一枪未,有的开了几枪就哑火。

起初以为是阴谋,冲进据点才现——对方的武器弹药全没了,不是不想反击,是根本没能力反击。

赵国强掐准的时间太妙,印军就算现武器失踪,也来不及从后方调拨,只能眼睁睁看着解放军冲锋。

很多战士觉得“这一仗打的不过瘾”

——面对赤手空拳的敌人,秉持人道主义的中国军人实在不忍开枪。

等到

最新小说: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我们[暗恋]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体育及其生存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