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小田汽车厂区的异常状况,如同一颗骤然引爆的重磅炸弹,在日本社会掀起滔天巨浪。
一名前来接班的巡逻安保人员,刚来到厂区门卫室,便见到了已经人头落地的几名上夜班的安保人员。
整个厂区安静的落针可闻,一股浓郁的血腥气弥漫在鼻端。
他先警惕的在四周观望一番,现凶手早已离开。
他强忍着惊恐,快进到门卫室拨通了报警电话。
“喂,这里是本田厂区,我要报警,我们厂区的门卫被人杀了!”
这时候,另外两名安保人员同样结伴前来。
他们每天都必须要比工人先到厂里面,他们同样也被门卫室里面血腥的场景吓到了。
其中一个是巡逻队队长的人开口道:“走,咱们这里现场保护好,不要乱动,去车间里面看看。”
当三人一同来到车间门外,推开生产车间的大门,眼前的景象瞬间让们他瞳孔骤缩——往日里机器轰鸣、流水线纵横的车间,此刻竟空空如也,连半颗螺丝钉都不见踪影。
没睡好的三人困意瞬间被恐慌驱散,他们双腿软,几乎瘫倒在地。
三人再次跑回门卫室,颤抖着重新拿起电话拨通报警电话,声音里满是哭腔:“警察同志!
快!
小田汽车厂区里也出事了!
所有生产线、车辆还有零部件全没了,就像被鬼搬空了一样!”
短短十几分钟,刺耳的警笛声划破清晨的宁静,数辆警车风驰电掣般抵达厂区。
警方迅拉起警戒线封锁现场,勘查人员穿戴好装备进入厂区,可眼前的景象让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都倒吸一口凉气:地面脚印凌乱,厂区四处散乱的分布着被人一刀杀死的巡逻安保人员。
监控室里血迹斑斑,墙壁上还残留着未干涸的血渍,宛如人间炼狱。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扩散,小田汽车的股价当天开盘便直线暴跌,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自由落体。
东京证券交易所内,交易员们手忙脚乱地敲打着键盘,大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字刺得人眼睛疼;公司会议室里,幸存的股东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愤怒地拍碎了桌上的玻璃杯,有人瘫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所有人都清楚——一场足以摧毁公司的危机,正牢牢笼罩着小田汽车。
日本政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相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坐在会议桌位重重拍桌:“小田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支柱!
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相阁下,我怀疑这又是那个在国内频频作乱的‘恶魔’干的!”
一名大臣颤声开口,“只有他有这样的能耐,能在悄无声息间搬空整个厂区!”
这话一出,会议室瞬间陷入沉默。
其实在场众人早已猜到这个答案——毕竟这种“凭空消失”
的作案手法,与那位神秘人的行事风格如出一辙。
可面对那个实力深不可测的神秘存在,没人敢再多说一句,连说他的事都透着忌惮,背后骂人更是不敢。
随后,内阁紧急成立“小田汽车事件特别调查小组”
,集结警察厅、国家安全部门与经济产业省的精英力量,誓要揪出幕后黑手。
调查组先是将矛头对准小田汽车内部,对未被带走的员工逐一排查,反复询问事当晚的行踪,试图找出内外勾结的线索。
可员工们大多一脸茫然,只记得睡了一觉醒来,厂里的同事、车间的机器就全没了,根本提供不出任何有效信息。
紧接着,调查组又将目光投向商业竞争对手,调阅了海量商业情报,分析各大车企的动向,怀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袭击。
可一番调查下来,所有竞争对手事前后均无异常举动,这条线索也彻底中断。
与此同时,日本媒体早已闻风而动。
各大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紧急插播小田汽车事件的新闻;街头巷尾,记者们举着话筒采访路人,民众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怎么可能?小田汽车可是我们的骄傲啊!
怎么会变成这样?”
一名上班族皱紧眉头,满脸担忧地摇头。
“肯定是国外势力在搞鬼!
那个‘恶魔’前几次的行动,已经让咱们国家的经济衰竭了不少,这次居然敢动小田汽车……”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站在路边,神色凝重地跟身边人念叨。
一时间,日本国内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手笔,有人猜测是敌对国家的秘密行动,还有人在报纸上调侃:“上次把咱们害得够呛的神秘人又出手了,照这架势,本田、三菱重工这些大企业,恐怕也危险了!”
不安与焦虑的情绪,如同乌云般笼罩着整个日本。
可这一切,都没被赵国强放在眼里。
他丝毫不在意国际社会的议论与日本国内的恐慌,再次踏入日本境内时,目标早已锁定——东京都港区港北城区的本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