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粮食你们拿去,给我换回两千四百块瓦片。
如果你们有办法能用更少的粮食换到两千四百块瓦片,那剩下的红薯土豆就归你们。
好了,把这些红薯和土豆装在两个板车上面。”
赵国强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老板放心吧,保证给你换回两千四百块瓦片回来。”
现在有钱都难买到粮食,要是用钱去买瓦片,那可太难了,不知道得排多久的队才能买到。
但用粮食换就不一样了。
周铁柱他们兴高采烈地跟赵国强解释着原因,随后便高高兴兴地拉着两辆板车离开了。
赵国强等周铁柱、刘二壮四个人走后,关好院门,骑上自行车前往汽车站,准备去接大姑父、表哥还有大伯父来家里。
来到客车站,他在站外耐心等待着。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客车缓缓进站了。
周明在车内一直好奇地向外张望,所以早早便看到了赵国强。
他赶忙向赵国强摆摆手。
待客车进站稳稳停下后,他便带着父亲,还有赵国强的大伯父,三个人快走出了车站。
“大伯、大姑父、表哥,我叫个黄包车,把你们拉过去。”
赵国强热情地说道。
黄包车传入东北的时间非常早。
早在一九一二年,东北的很多小县城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人力黄包车。
不过到了现在,以前由人奔跑拉行的黄包车,已经变成了脚踏式的三轮车。
这种三轮车不仅更省力,度也更快。
车站门口就停着几辆等待拉客的三轮车。
赵国强抬手招了一辆,跟车夫谈好价格,一块钱从车站拉到他新买的房子那里。
三个人提起自己的工具包,放在车上。
随后,赵国强的大伯和大姑父两人上了车坐下。
表哥周明则坐在赵国强自行车的后座上。
赵国强骑着自行车在前面带路,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舒畅,脚下的踏板也踩得愈轻快。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县城西街一百零八号。
等到人力三轮车停下,赵国强付了一块钱。
三人下了车,大伯赵铁林抬头看着面前的这套房子,开口问道:“国强,就是里面这栋房子吗?看着还不错啊。”
“大姑父,大伯,就是这栋房子。
就是大门有点破旧了,我想让您来帮忙把这大门换掉,换个新的看着也喜庆一点。
另外,门窗那些该换的也都换一换。”
赵国强解释道。
“行,这门确实是太旧了。”
大姑父应和着,赵国强上前打开大门,带着众人走进院子参观这栋房子。
一进院子,便能感受到这栋房子的宽敞,后院更是足够大。
整栋房子青砖灰瓦,透着一股庄重古朴的气息,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大伯,这房顶上的瓦片,我准备把不好的都换掉。
我已经让人去买瓦片了,两千四百块瓦片够不够啊?”
赵国强询问道。
赵铁林仔细打量了几间房子,说道:“两千四百块瓦片肯定够了。
这上面很多瓦都还是好的,还能继续用,估计用不了两千四百块瓦片。”
“没事,多买一点。
以后万一有哪里需要换瓦,也不用再去买了。”
赵国强说道。
三个人在赵国强的带领下,把整栋房子都参观了个遍。
正房、几间厢房,连厨房也没落下。
参观完后,赵国强对三人说道:“大伯、大姑父、表哥,你们这几天就住在这里吧。
来回跑太麻烦了。
粮食我已经买回来了,大缸里面有白面还有大米,你们尽管用。
厨房里还有些菜,白菜、萝卜、胡萝卜、莲花白、土豆,这里还有一些红薯。
锅里面我盖着的有两只兔子,还有一条黑斑狗鱼。
昨晚就准备好了。
这些菜你们随便吃,咱们自家人不用客气。
等一下我去把你们晚上睡觉的被子带回来就行了。”
“那行吧。
你考虑得周到,来回坐客车也要花钱,干脆就在这里住下。”
大姑父说道。
他们心里清楚,要是换做其他人说去弄被子,他们可能还不太相信。
可是赵国强不一样,就看他刚买了房子,家里米缸里就装满了大米、面粉这些精细粮食,菜也准备得这么丰富,居然还有黑斑狗鱼和兔子肉,就知道他现在本事大着呢。
“你们先休息休息吧,咱们吃过饭再开始干活。”
赵国强说完,给三个人一人倒了一碗茶。
因为没有茶杯,就用吃饭的碗装茶了。
三个人端起碗喝了一口茶,不禁赞叹道:“哇,这茶还挺不错的,挺好喝的。”
周明也接口道:“确实不错,这茶不但有股香味,还带着淡淡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