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沿市连夜将之前发布的道歉声明撤回,在第二天对外发了一条简短的情况说明:
今日我单位注意到,网络上有关于边沿干部变动的相关情况。经过核查确因我单位工作失误,将一份未经审核的内部文件,当成正式文件,又被不知真相的网友发送至网络,造成本次负面舆情。
根据相关规定,我单位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最后是落款日期,就连对葛云的处理都一并撤销,仅仅批评教育了事,再然后就没有然后,网友们等着看市委认错的大戏并没有上演~
“宝华书记,周公瑾不按套路出牌。”
“确实,很少有官员能如此硬刚媒体,你注意到没,情况说明中隐隐讽刺《宁江观察》消息不经核实。”
颜卿亲自为林宝华斟满一杯热茶,闻到扑鼻的茶气,林宝华使劲嗅了几下,忍不住夸赞:
“嗯~气浓、色泽、味满、好茶!好茶!小颜是从哪里弄来的?闻着挺陌生,应该是一种新茶。”
“您的这张嘴真刁!这茶没有名气。年前去京城几位老首长家拜访,有位老爷子只喜欢喝酒,正巧家乡送来礼物,于是转手就送我了。”
“我走的时候给我装五斤。”
“五斤!我说书记,您当这是大白菜,就算是野茶,炒制晾晒的手法也极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给不给~”
“二斤!”
“没得商量。”
于是一番讨价还价,颜卿叫茶庄取出自己存在这里的存货,不情不愿地装了一斤。
“好小子,都说你深藏不露,今日一看果然不假。”
“还是您老奸巨猾,远在冰城就能指挥边沿市和我打配合。话说回来,现在周公瑾不上套,咱俩该怎么办?要不直接抓人吧。”
“万万不行!没有确凿的证据,单凭一份口供不能对投资商动手,否则以后谁敢来边沿投资,咱俩不能做边沿的罪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办?难道必须要得到周公瑾的同意?”
“没错,必须得到他同意,最起码默许才行,得想办法逼他就范。”
“唉,我知道您的意思,可人家李小鱼压力比咱俩大,能扛住压力连播两期,已经算给我的特殊照顾。再想用人家,我就只能到天府卖屁股,请求人家《天府观察》帮忙。”
“那你抓紧去,机不可失~”
看二人谈话轻松,很明显掌握了主动权,还有心情开玩笑。就在这时,刘文吕接到一个电话,紧接着拿出手机,瞳孔微缩。
“局长,宝华书记,您二位看这条评论员文章。”
《新闻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旧京报》
全篇文章读完正好一分钟,内容不多,句句不提边沿,又句句都在讽刺宁江观察。
“不好,旧京报的影响力比宁江观察强太多了,搞不好舆论风向要变。”
“这个旧京报就是标题党的开创者之一,怎么好意思指责别人?”
有了旧京报下场参团,这俩人明白,周公瑾有高人指点,接下来不管做什么都是要小心谨慎。
“我不甘心!不就是请大佬发评论,我也能找到!”
林宝华劝解道:
“罢了,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别把事情闹大,还有别的办法。”
“周公瑾这厮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可是小鱼怎么办?人家为我出头,我能不管不顾?不行!要一个女孩子顶在我前面,还不如让我跳楼!”
见颜卿真的动了真火,林宝华只好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交给颜卿并且嘱咐:
“你看看这是什么?”
颜卿接到手中,刚看了一眼,喜悦之情就溢于言表。
“我擦嘞,这您都能搞到手?”
“低调,不能声张。”
“有了这张纸,小鱼就有强有力的证据,哈哈,太好了。”
“慎重!旧京报是厅局级,直接隶属于京城市委宣传部,这么打口水仗,无异于两省闹不和。”
“管不了这么多,我的人不能吃亏!”
“你的人?”
“呃,我的意思是~”
..........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旧京报没想到一条含沙射影的文章,差点被李小鱼的男性粉丝将自己的底裤扒出来,经过是这样的:
李小鱼听到有媒体讽刺自己,愤怒的火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燃烧,二话不说,立刻安排人组织反击。
宁江电视台敢管吗?当然不敢,于是一场口水仗开始。因为起初没有很好的证据,所以李小鱼只是有样学样,用几个当初旧京报经营失败的新闻案例嘲讽。
经常上网的都清楚,有一种职业叫水军。李小鱼嘲讽结束,无数水军开始涌入宁江观察和李小鱼个人账号,各种谩骂侮辱负面评论。
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