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县城一日游(1 / 2)

下午的阳光正好,金灿灿地洒满庭院,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驱散了夏日最后一丝料峭。

周振华细心地为高红梅裹上厚实的围巾,戴上宽檐的帽子,只露出一双因期待而亮晶晶的眼睛。

他扶着她,一步一步,走得极慢极稳,如同捧着易碎的珍宝,慢慢走出了月子中心那栋清幽雅致的大楼。

当双脚真正踏在县城喧闹街道的柏油路面上时,高红梅深深吸了一口气。那不再是月子中心里混合着香薰和奶香的温润空气,而是充满了尘土、人声、车铃声、还有街边小吃摊飘来的、混合着油香和酱料气息的、活生生的、滚烫的人间烟火气!

这熟悉又陌生的气息,让她因久卧而有些迟钝的感官瞬间苏醒,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感像小鹿般撞着她的心口。

“当心脚下。”

周振华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手臂稳稳地托着她的肘弯,力量感透过布料传递过来,是无声的支撑。

高红梅侧头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虽然被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但那弯弯的眉眼盛满了光:

“嗯!我没事!老公,你看!好多人!好热闹啊!”

她的目光像第一次飞出笼子的小鸟,贪婪地扫视着眼前的一切:

街道 比村里宽阔得多的柏油路,被两旁的自行车流、偶尔驶过的拖拉机、以及穿着各色棉袄匆匆行走的人群塞得满满当当。

自行车铃“叮铃铃”的声音此起彼伏,汇成一首独特的城市交响。

店铺临街的铺面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国营百货商店”、“红星供销社”、“大众理发店”、“新华书店”……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她只在画报上见过的商品:

花花绿绿的布料、锃亮的搪瓷脸盆、印着大红牡丹的暖水瓶、还有穿着漂亮裙子的塑料模特!

小贩的吆喝声洪亮而富有韵律:

“新出锅的肉包子嘞——!”“磨剪子嘞——戗菜刀——!”“冰——糖——葫芦——!”还有店铺里收音机飘出的、咿咿呀呀的戏曲声。

刚出炉的烧饼芝麻香、油炸果子的油香、烤红薯的甜香、还有空气中淡淡的煤烟味和尘土气息……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县城特有的、生机勃勃的“味道”。

售货员(供销社柜台后):

穿着深蓝色或白色的确良工作服,胸前别着亮闪闪的毛主席像章。她们有的在埋头打算盘,噼里啪啦响;有的倚在柜台上嗑瓜子聊天;有的则用一种略带审视和优越感的目光扫视着进店的顾客,特别是像高红梅这样明显带着“乡气”的新面孔。

当顾客询问时,她们的语气往往带着点不耐烦:“没有票?没有票买不了!”“这个?三块五,要布票!”

赶集的农民

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背着沉重的竹篓或挑着担子,黝黑的脸上刻着风霜。

他们挤在人群里,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农产品,眼神里带着对新环境的局促和对交易的期待。

偶尔有城里人嫌弃地避开他们沾着泥巴的箩筐。

穿着时髦的城里姑娘

烫着卷发,穿着颜色鲜艳的毛衣和呢子外套(虽然可能洗得有点发白),脚踩着小皮鞋。

她们三两成群,挽着手臂说说笑笑地走过,目光偶尔瞥向供销社橱窗里的新布料或雪花膏,谈论着最新的电影。

她们的存在,仿佛给灰扑扑的街道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让高红梅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围巾下土气的麻花辫。

玩耍的孩子:

在街角追逐打闹,踢着用破布条缠成的“足球”,脸蛋冻得通红,鼻涕吸溜吸溜的,却笑得无比开心。

他们的喧闹声是街道最鲜活的背景音。

周振华的目标很明确,他小心地护着妻子,穿过喧闹的人群,径直走进了县城最大的“红星供销社”。

里面的人更多,货柜挤挤挨挨,空气有些闷浊,但商品琳琅满目,看得高红梅眼花缭乱。

“红梅,你看那边。”

周振华指着卖布料的柜台,“给你扯几尺好布,做身新衣裳。”

高红梅的眼睛立刻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吸引了。

有厚实的灯芯绒,有柔软光滑的的确良,还有印着各种花朵、格子的棉布。她看得挪不动脚,眼神在几种花色间流连,带着点怯生生的向往。

“同志,麻烦把那块红底白碎花的棉布拿给我看看。”

周振华指着其中一块,对柜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闷骚前男友空降,成了我老板 演的越惨我越强,粉丝求我别刀了 系统迟到十年,中年老登崛起 你绿我我绿你一起哭唧唧 渣男新婚日出轨庶妹,我怒嫁竹马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人途亨通 人处绝境 你选白月光,离婚撤资你哭啥? 开局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