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配到另外两座工作点,对此我没有问题。
具体的还需要你们自行把关,我只负责投资。
第二,这样的大实验装置肯定要对外开放,但也务必要做到保密。
有限的科学教育以及媒体宣传是对大家负责,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科学爱好者。
第三,地球预警系统是一定要建设的,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的地球时刻饱受着陨石和小行星的威胁。
以前科技不发达,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只能像恐龙时代那样,等待死亡。
但现在不同,我们可以发射高超声速导弹提前拦截。
甚至发射卫星,携带核弹提前撞击,并改变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这是一项对所有人类有好处的事情,也是你们的终极目标。
所以在宣传与商业化运用上,需要下功夫。
第四,这项工作肯定要变成国际参与的项目。
用别的国家科学家,为俄国做研发技术提升,何乐而不为呢?就是有一点,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我不希望俄国的研发成果被别人窃取。
所以加里宁扎伊夫先生,你的任务很重。
至于资金的事情,你就不要担心了。
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开启下一个议题吧!”
加里宁扎伊夫还想要追问一些东西,但仔细想想尼古拉毕竟是领导级别的大人物,所以指明了方向并且承诺出资建设支持这项工作算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如果再因为一些细节小事情,讨论确实不太礼貌。
作为俄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阿尔费罗夫,继续开口道。
“那么下面将由室温超导项目研究负责人切尔尼斯基,开始讲解现在项目的进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并拿出一部分材料向着众人解释说道。
“尊敬的尼古拉议长阁下,首先我和您与在座的各位解释,室温超导的含义。
室温超导就是在常规的温度下实现的超导现象,而超导现象就是超级导电,零电阻。
对于导体材料来说,电流本身就是电子移动的过程,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这些损耗就会导致材料发热,所以电子的一部分能量就会被转变为热能损耗掉。
而超导材料或者说超导状态下,电流本身的电子移动会零阻力,中间不会发生任何的损耗,也不会导致材料过热。
通常情况下,这种超导现象都是在绝对零度的低温下才能实现,在已知的超导体工作下,都必须达到40k(约-23315c)以下的温度环境。
就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新的超导材料也需要在134k(约-139c),情况下运转。
这些运转就必须要创造这样的环境,而大多数的材料和设备是接受不了这样的低温。
所以制造成本和创造低温环境,都是一笔昂贵的巨资。
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
按照我们专业术语规定,只有达到室温(即300k,约27c)情况下,人类才能把超导材料大规模应用起来。
将这些超导材料运用起来的话,可以极大的提升整体科技的进步。
比如新能源方面,我们就可以把西伯利亚的风力发电、海边的潮汐发电、水利发电、核能、太阳能都源源不断的供给到全俄国境内,甚至独连体国家。
还可以制造出超级电池,届时电动车在充电五分钟的情况下,实现5000公里甚至1万公里的续航。
手机充电1分钟,可以使用三个月甚至一年时间。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喜欢我在俄国做寡头()我在俄国做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