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坚定,却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每一个见证这场异象的生灵心中。
无边青天之下,深渊依旧吞噬着无数风,在云海与星河的映衬下,
那道轮回,显得愈发挺拔、孤高,如同执掌诸天命运的神只,静候着新生的降临。
而此时,神庭腹地,似乎过去了亿万年。
与苦海之上的风起云涌不同,地仙界万寿山演化的五庄观内,一派宁静祥和。
人参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成熟的人参果挂在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晶莹剔透,宛若婴孩。
观中央的大殿之内,镇元子端坐于九龙沉香木座之前,身着土黄色道袍,面容古朴,神色平静,
一双眼眸深邃如古井,正望着殿外那片,被深渊映照得微微泛黑的青天。
他并未去看那吞噬一切的深渊,也未去关注那无数奔涌的风之形态,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壁垒,看到了更为遥远的过去。
——那是远古洪荒的岁月,天地初开,清浊分明,山川河流横亘万里,巨兽猛禽横行无忌。
他目光穿越过去,看到了盘古开天辟地后,身躯化为山川草木,精血化为江河湖海;
他的目光来到未来,看到了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看到了三皇五帝教化万民,开创华夏文明;
看到了洪荒万族相互征伐,弱肉强食,最终走向融合与消亡。
就这样,看了神庭青天三万年。
他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了脚下的大地之上。
那厚重的土地,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冰冷的泥土,而是跳动的生命。
他能感受到大地深处,岩浆在奔涌,如同血脉在流淌;
能感受到山川之下,灵脉在搏动,如同呼吸在起伏。
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远古的记忆;每一座山峰,都蕴含着守护的奥义。
他明白了,大地之所以厚重,是因为它承载了万物的生老病死;大地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包容了一切的喜怒哀乐。
“天地相生,阴阳相济,天为阳,地为阴;天为动,地为静。
如今青天将破,需地之承载,方能重塑乾坤。”
镇元子低声沉吟,声音带着大地般的厚重与沉稳。
随着他的话语,一卷古朴的书卷自他袖中缓缓飞出,悬浮在他身前。
那书卷通体呈土黄色,表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道文,散发着浓郁的大地气息,正是镇元子的先天灵宝——地书。
地书展开,书页哗啦啦作响,每一页都像是一片浓缩的大地,上面印着山川河流、草木鸟兽、城池村落,栩栩如生。
随着地书的展开,整个地仙界都开始微微震颤,一股磅礴的大地之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顺着地书的指引,朝着五庄观的方向涌去。
最先有反应的是万寿山。
整座山峰开始发光,土黄色的光晕从山体深处溢出,顺着山道流淌,如同一条条黄色的河流,最终汇入五庄观大殿之中。
接着是周边的山川河流,形成现实。
五岳之首的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皆发出璀璨的黄光,与万寿山遥相呼应;
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水流放缓,水面泛起黄色的涟漪,
一股股水汽与大地之力交织在一起,化作漫天的甘霖,洒落人间。
倒映未来,在那更远的地方,东胜神洲的平原,西牛贺洲的高原,南瞻部洲的丘陵,北俱芦洲的冰原,
都开始涌动着大地之力。
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草木,疯狂地汲取着这份力量,变得愈发青翠挺拔;
那些栖息在大地上的生灵,感受到这份温暖与厚重,纷纷匍匐在地,表达着敬畏与感恩。
地书之上的道文开始烨烨生辉,土黄色的光芒越来越盛,将整个大殿都映照得一片金黄。
镇元子缓缓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对准了展开的地书。
“地仙界,承天地之重,载万物之灵,今日,我与大地相融,共承远古青天之重!”
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地仙界,遍布无尽仙人,遍布三十三天。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
随着他的话语,地书化作一道璀璨的黄色光柱,直射镇元子的眉心。
镇元子的身躯微微一震,随即闭上了双眼,脸上露出了平静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