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会议进入分组讨论环节,主持人宣布主题“未来医疗体系的中西医协作模式”
,参会人员被随机分配至不同小组,每组配备记录员。
颜嫣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桌牌,专家组a区。
她走过去时,现这桌坐着的全是各大医院的科室主任、医学院教授,甚至还有几位学术期刊的主编。
她是全场最年轻的面孔,刚一落座,就感受到几道略带审视的目光。
隔壁桌有人小声议论:
“那个真年轻,怎么分到这组了?”
“……”
颜嫣神色如常,翻开笔记本准备记录,忽然察觉到一道熟悉的目光。
她抬头,正对上不远处评委席的赵明远,这家伙不知怎么混进了卫健委和院士那桌,还坐在正中间,手里转着钢笔,冲她挑了挑眉,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里明晃晃地写着:“怎么样,我在这儿,你在那儿。”
颜嫣:“……”
她深吸一口气,默默收回视线,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这人怎么到哪儿都要显摆?他坐那里,八成为了明远科技研的做手术的机器臂和即将上市的能把脉的仪器。
讨论开始后,专家组的话题很快聚焦到“ai辅助诊断”
和“精准医疗”
上。
几位教授侃侃而谈,颜嫣安静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写几笔,直到一位白老教授提到“中医经验难以数据化”
时,她突然开口,
“其实未必。”
她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比如‘望闻问切’的‘望诊’,可以通过面部微表情分析和肤色光谱检测来量化;‘脉诊’也可以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模拟……”
全场静了一瞬。
评委席上,赵明远手里的钢笔顿住,目光落在她身上,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短暂的安静后,会场爆了热烈的讨论。
几位老教授交头接耳,不时点头;年轻的研究员们则快记录着颜嫣的言要点。
主持人不得不连敲三次话筒才让现场重新安静下来。
&0t;各位,我们进入小组总结环节。
&0t;主持人宣布道,&0t;请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0t;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颜嫣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个小组的言。
当听到第三组提到&0t;多模态数据融合&0t;时,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这个项目,或许需要赵明远和齐司礼共同参与才能实现。
下午会议结束的铃声刚响,颜嫣就快步穿过人群,很快就看到前面的两个人。
&0t;等等!
&0t;她微微气喘,脸颊因为快步行走而泛着红晕,&0t;我有个想法,需要和你们讨论。
&0t;
赵明远挑了挑眉,玩味地看着她:&0t;颜博士这是要主动约我们?&0t;
齐司礼则安静地站在原地,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等她说下去。
&0t;是关于中西医智能诊断系统的构想。
&0t;颜嫣的眼睛闪闪亮,&0t;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0t;
&0t;回四合院吧。
&0t;齐司礼轻声提议,声音像他常开的安神茶一样令人安心,&0t;那里安静,也有你爱喝的桂花乌龙。
&0t;
颜嫣点点头,掏出手机给陆臣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她对着话筒说:“你那边开完会了吗?”
陆臣很小声在说“没有,你是不是结束了,我让司机去接你?”
颜嫣惊讶真如赵明远说的晚上他忙的与她吃不了晚餐。
&0t;我跟着齐司礼他们回四合院讨论项目,你完事后过来接我。
&0t;顿了顿,她又补充道:&0t;地址我一会你,这次不准不来接我!
你敢不来&0t;
电话那头传来陆臣低沉的笑声:&0t;遵命,我的陆太太!
&0t;
挂断电话,颜嫣现赵明远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而齐司礼已经转身去取车,背影挺拔如竹。
赵明远故意往颜嫣身边凑近一步,结实的手臂紧贴着她的胳膊,温热的体温透过薄薄的西装面料传递过来。
他歪着头看她,角挂着痞里痞气的笑,眼睛里闪着促狭的光。
&0t;干嘛?&0t;颜嫣瞪他,下意识往旁边挪了半步。
赵明远不但不退开,反而得寸进尺地又靠过去,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大男孩:&0t;怎么,颜博士现在连站近点都不敢了?&0t;
颜嫣翻了个白眼,心想这人一天的情绪变化简直比北京的天气预报还快。
刚才在会场还一副商业精英的严肃模样,现在又像个没正形的大学生。
她再次往旁边躲,结果赵明远也跟着移动,两人像在玩幼稚的推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