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午赵明远趁中午休息,去齐家看刚出院的齐司礼。
刚迈进内院就顿住了脚步,齐家大哥端着茶盏坐在太师椅上,大嫂正给老太太捶着肩,齐司礼则抱着谨文坐在窗边。
一屋子人神色凝重,倒像是出了什么大事。
&0t;这是&0t;赵明远将带来的野山参礼盒搁在八仙桌上,目光扫过谨文手里那本齐司礼编制的《本草纲目》儿童版绘本。
&0t;在商量谨文上学的事。
&0t;齐司礼揉了揉太阳穴。
&0t;现在哪家孩子不上学?&0t;大嫂说出自己的观点,&0t;珠珠当时不是上了幼儿园!
&0t;
老太太的龙头拐杖重重杵地:&0t;齐家孩子哪个不是啃着《黄帝内经》长大的?&0t;老人家颤巍巍指向书架上那排泛黄的古籍,&0t;你们几个,哪个不是十岁时能把《雷公炮炙论》倒着背!
谨昊甚至你们三个都没有去学校读过书,读书哪有时间在14岁把七八十本经典倒背如流。”
赵明远垂眸抿了口茶,借着氤氲的热气掩去眼底的复杂神色。
这一屋子人,真是够奇葩的。
他在心里默默吐槽,目光扫过书架上那排泛黄的古籍。
可转念一想,又不得不承认齐家的坚持确有道理,寻常义务教育那点课程,哪里够他们啃完祖传的七八十本药典?光是《雷公炮炙论》里那些晦涩的古方,就够普通孩子背到成年。
茶盏里的水纹微微晃动,映出他若有所思的脸。
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
记忆里永远是母亲精心挑选的家教团队,剑桥毕业的数学老师前脚刚走,维也纳回来的钢琴教授后脚就到。
书房的灯亮到深夜是常事,周末的骑马课和击剑课更是雷打不动。
如今轮到昀儿和霁儿
赵明远唇角不自觉扬起一个弧度。
母亲对两个孙辈的培养,简直比当年对他还要上心三分。
上周视频时,小霁儿居然能独自在岛上自由骑马了,昀儿更是在舅舅的引导下,学习高中数学和物理了。
&0t;明远?&0t;
齐司礼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抬眼就看见对方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仿佛在说&0t;你们赵家也没好到哪去&0t;。
窗外的老槐树上,知了突然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
赵明远忽然觉得,或许全天下的世家子弟,都逃不过这种被迫成长的负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