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在擦拭着自己的生命。
有的士兵整理着自己的铠甲,他们把铠甲上的灰尘和污渍一点点地擦掉,然后仔细地检查每一个部件是否牢固。
每个人都想在罗刹国使团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一个年轻的士兵兴奋地对旁边的老兵说:“这次可好了,能让那些罗刹国的人看看我们的厉害。”
老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子,别太激动,到时候可要好好表现,别丢了我们军队的脸。”
张翰飞又来到了负责文化展示的礼部官员刘瑞诚那里。
刘瑞诚的府邸位于京城的繁华地段,府邸的大门高大而气派,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地站立着。
府邸内,文人墨客们正在吟诗作画,欢声笑语不断。
张翰飞笑着说道:“刘大人,陛下要求展示我们的文化。
你准备一些能体现我们永汉帝国文化底蕴的东西,如诗词、书画、戏曲等,在使团经过的地方进行展示。
要让罗刹国使团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
刘大人笑着说:“张大人,这您放心。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批珍贵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还安排了精彩的戏曲表演,演员们都经过了精心的排练,一定会让罗刹国使团大饱眼福。”
刘大人带着张翰飞参观了准备展示的书画作品。
他们走进一个宽敞的展厅,展厅里摆放着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张翰飞看着这些画卷,不禁出赞叹声:“真是太美了,这些作品一定能让罗刹国使团惊叹不已。”
一位年轻的画家在一旁兴奋地说:“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让那些外国人感受到我们永汉文化的魅力。”
一位老文人笑着说:“是啊,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他们一定会被震撼的。”
在众人的忙碌准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待罗刹国使团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而永汉帝国与罗刹国之间的外交故事也即将精彩上演……
使团进入京师城门时,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禁军仪仗队。
士兵们身着玄色劲装,外罩亮银铠甲,手持新式燧枪,枪尖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芒。
他们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纹丝不动地肃立两侧,队列严整得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街道两旁,民众们有序围观,脸上带着好奇与自豪,不时能听到孩子们兴奋地指着远处驶来的蒸汽马车——那马车由钢铁打造,喷吐着白色雾气,在铺设平整的石板路上平稳行驶,度远传统马车,引得使团成员纷纷探头张望,眼中满是惊讶。
行至科技展区,永汉帝国最新研制的蒸汽机模型正在演示。
巨大的飞轮在蒸汽的推动下高旋转,带动着旁边的织布机飞运转,棉线在织梭间跳跃,转眼间便织出精美花纹。
负责讲解的官员手持图纸,向使团详细介绍其原理:“此机以煤炭加热水汽,水汽膨胀产生动力,可驱动车船、带动机械,效率较人力畜力提升百倍不止。”
一位罗刹国的工匠出身的随员忍不住伸手触摸烫的金属外壳,被烫得连忙缩回手,却仍喃喃自语:“这等造物,简直是神迹。”
展区另一侧,电报机正哒哒作响,操作员手指在按键上灵活跳跃,不过片刻,远处另一台机器便传来相同的声响,一张写着“京师安好”
的纸条被打印出来。
使者团领米哈伊尔伯爵面色凝重,他意识到这种跨越空间的通讯能力,将彻底改变战争与外交的模式。
文化展示区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古色古香的戏台上,昆曲《牡丹亭》正在上演,演员水袖翻飞,唱腔婉转悠扬,引得台下喝彩连连。
戏台旁的书画展中,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复刻版等名作依次陈列,笔墨间的气韵与意境让见惯了宗教壁画的罗刹使团成员啧啧称奇。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民生区域——整齐洁净的民居排列有序,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电石灯,公共澡堂里蒸汽氤氲,学堂中传来朗朗读书声,孩子们不仅学习经史子集,还在摆弄着算盘和简易的物理仪器。
米哈伊尔伯爵看着这一切,心中那股对“黄种人”
的轻视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他明白,眼前这个帝国的强大,绝非偶然,其背后是科技、军事、文化、民生的全方位崛起。
在与桑明川的正式会面中,米哈伊尔伯爵试图以沙皇俄国的威严施压,提出划分北疆势力范围的要求。
桑明川端坐龙椅,从容应对,他命人呈上绘制详尽的疆域地图,手指沿着漠北至远东的边界缓缓划过:“此乃我永汉固有领土,历代先皇开疆拓土,将士浴血守卫,一寸土地皆不可让。”
随即话锋一转,指向桌上陈列的燧枪与蒸汽舰船模型,“若贵国愿以平等之礼相待,通商互市,共享科技进步之利,朕自当以诚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