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拿着锅铲。
晚上,沈母亲自下厨,算是给张建军饯行。
炒了盘鸡蛋,切了一碟张建军带来的、油光锃亮的腊肉,又熬了锅稠糊糊的棒子面粥,蒸了一屉掺了细白面的二合面窝头。
这顿饭在六一年秋天,也绝对算得上硬核了。
饭桌上,一向话不多的沈父,竟然开了瓶珍藏的汾酒,给张建军满满斟了一盅:“建军,这趟出门,路上……多留神,遇事别莽撞。”
话不多,但字字千斤,两世为人的他,除了在刘卫国家里有这待遇,也就是老丈人家里了。
张建军赶紧双手捧过酒盅,一仰脖,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都是热的。
吃完饭,哄睡了玩累的铁蛋,小两口回了临时住的东厢房。
沈婉莹默默地把张建军明天要带的行李又打开检查了一遍换洗的衣服、毛巾、牙刷、肥皂,还有她偷偷塞进去的一小包用油纸包好的桃酥和几个煮鸡蛋。
“路上零碎着吃,别亏着嘴。”
她轻声说着,把包袱皮系了个结结实实的扣。
张建军心里热乎乎的,拉过媳妇的手,俩人靠在炕沿上说了半天悄悄话。
张建军翻来覆去就是保证一定毫无损地回来,沈婉莹则絮絮叨叨叮嘱他路上喝水要喝烧开的、睡觉别着凉、跟人打交道留个心眼。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张建军就醒了。
他轻手轻脚地穿衣下炕,怕吵醒旁边的媳妇孩子。
第一件事,照例是在心里默念:“系统!
签到。”
“”
叮!
签到成功!
奖励:精神力探查范围扩大至半径三十米。”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
张建军起初撇了撇嘴,觉得这奖励有点虚,他还寻思着马上出了,这系统还能再给几个牛叉的东西呢。
他系着鞋带,脑子里却猛地一激灵,咂摸过味儿来了。
他这签到系统,啥时候给过没用的玩意儿?特别是在有事情生之前!
以前精神力只能探出去十米,看个近处还成,远了就抓瞎。
现在一下子扩大到三十米,这可是质的飞跃!
这要是路上遇到个沟沟坎坎、或者有啥不怀好意的人埋伏,三十米外他就能先瞅见,是躲是打,心里提前有本账,等于多了个千里眼顺风耳!
想到这儿,张建军心里顿时踏实了一大截,这玩意儿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收拾利索出了屋,沈母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咕嘟”
冒着热气,这些东西都是张建军送过来的。
也幸亏沈家是一进院,自己家里人,要是像张建军所在的四合院那样,你吃什么,别人伸鼻子一闻就闻出来了。
沈父正拿着大扫帚,“唰唰”
地扫着院子。
沈婉莹这会儿也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给醒来的铁蛋穿衣服。
沈浩则揉着惺忪睡眼,坐在饭桌边,等着开饭。
“建军起来了?快,趁热喝碗粥,这一大早上班可得吃饱了。”
沈母端着一小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出来。
沈婉莹将孩子递给沈母,又招呼他坐下,顺手拿了个煮鸡蛋,利索地剥好,放进他面前的粥碗里。
旁边的沈浩看见了,嚷道:“姐,我也要剥鸡蛋!”
沈婉莹瞪了他一眼:“你要什么要!
赶紧吃你的,吃完麻溜儿上学去!
再磨蹭迟到了,看老师不让你罚站!”
沈浩缩缩脖子,不敢吱声了,埋头“呼噜呼噜”
地喝起粥来。
一顿早饭,吃得有些沉默。
张建军几口扒完粥,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沈婉莹也收拾好了跟着张建军的脚步。
沈父放下碗,沈母抱着铁蛋,沈浩也起身跟了上来,一家子都送到院门口。
“路上千万小心啊,建军。”
沈母忍不住又叮嘱了一遍,眼圈有点红,可以看出,沈母已经将张建军以自己儿子看待了。
“嗯,爸妈,你们都把心放肚子里,我指定全须全尾地回来。”
张建军一一应着,他可不觉得这啰嗦,相反,这种被家人实实在在惦记着的感觉,还真不错。
接着,开车先送沈婉莹去单位。
清晨的四九城,雾气还没散尽,胡同里飘着各家做饭带来的香气。
到了沈婉莹单位门口,目送她走进大楼,张建军才调转车头,一脚油门,朝轧钢厂驶去。
车子刚到保卫处办公楼楼下,还没等下车,就见时冬从大门里小跑着迎上来:“处长,您可算来了!
李处长刚才过来找您两趟了,让您一来就去他办公室!”
张建军点点头:“成,知道了。
你忙你的去吧。”
时冬应了一声,又低头小跑着回去了。
看着时冬的背影,张建军心里有点好笑。
这小子自从给他当上联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