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一九六一年的秋天,张建军从吉普车上下来,看着蔚蓝的天空有些寂寥。
虽说沈婉莹回家自己能轻松很多,而且她带孩子也不会那么累,但一个人在家里睡是真的有些爽!
~
虽然很爽,但也不能喊出来,搞不好让别人误会,现在粮食紧张,都饿的不想说话了,怎么就你一天精神头那么足!
张建军摇了摇头,不想其他的,刚踏进保卫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脱下外套,保卫处的处长长李国庆的通讯员小刘就探头进来了,身后还跟着时冬,脸上带着点匆忙:
“张处长,您可算来了,李处长一早就让我叫您过去呢,陈副处长也在那儿等着了。”
张建军点点头,示意时冬先忙活别的吧,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小刘就往处长办公室走。
心里琢磨着,这一大早的,又有什么要紧事?
进了办公室,果然看见李国庆和陈明已经坐在沙上了。
另一个副处长的位置现在还空着,自打尤良滚蛋后,上面似乎也吸取了教训,或者暂时没找到合适人选,索性就让它空着,保卫处目前倒是因此显得更团结了些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建军来了,坐。”
李国庆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小刘很有眼力见儿地赶紧给张建军面前放了杯茶,茶叶是市面上常见的高碎,沏得倒是挺浓。
毕竟现在不是谁都像张建军那样,烟酒糖茶啥的都不缺,还能时不时弄点稀罕货。
张建军笑着冲小刘点点头,坐下后看向李国庆和陈明:“处长,这一大早的,什么指示?”
李国庆没直接说事,先是感慨了一句:“这里没外人,咱哥仨关起门来说话。
现在咱们处,总算消停了,是铁桶一块。
就算上面再派人下来,也得是能跟咱们尿到一个壶里的,不可能再空降个尤良那样的搅屎棍子了”
陈明跟张建军在一旁附和地点头。
李国庆说完这才切入正题,脸色也严肃起来:“今天一大早,厂领导班子开了个紧急会议。
情况不太妙啊。”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是李怀德副厂长那边的关系。
他有个朋友在南方,两人通电话的时候,李怀德诉了诉苦,说咱们厂粮食供应快见底了,工人干活都没力气。”
“他那朋友也是真够意思,说他们那儿刚秋收完,公社里还有点余粮,能挤出来一些支援咱们兄弟单位,但是……”
“但是得咱们自己派人派车去拉回来!”
张建军接了一句,他脑子转得快,立刻明白了关键。
这年头,粮食就是命,指望人家给你送上门那是做梦。
“没错!”
李国庆一拍大腿,“厂里决定出四辆解放ca1o卡车,司机都挑最好的老司机,跑山路有经验。
后勤处出两个人,一个管开介绍信、对接手续,一个负责清点记录粮食数量。
然后就问咱们保卫处,能出多少人押车。”
李国庆喝了口茶,继续道:“还没等我开口,那个杨厂长就有些着急了,怕没人愿意去,就说是不能让后勤和保卫的同志家里担心。
每人每天一块二毛钱的出差补助!”
“而且,家里粮食紧张的,出任务期间,家属凭条,每天能来厂里领一斤玉米面!
出去多少天,就领多少天!”
陈明在一旁听得眼睛都睁大了:“嚯!
这手笔可不小!
一天一斤玉米面,够一家人糊弄个水饱了!”
“还不止呢!”
李国庆道:
“那个杨厂长还说了,这趟粮要是顺顺当当拉回来,所有去的司机、保卫员也算在内,年底‘先进工作者’优先考虑!
厂里分煤、分布票,也都先紧着你们来!”
张建军和陈明对视一眼,都明白这分量的轻重。
一九六一年,这“先进工作者”
可不光是张奖状挂墙上好看,那是实打实能多分到紧俏物资的!
煤和布票,更是冬天和过年的硬通货。
“杨厂长这么一顿许诺,我就知道,厂里这是真急红眼了。”
李国庆叹了口气,“我没当场定人数,就说回处里商量一下人选,下午给回话。”
听到这儿,张建军心里基本有数了,但他没急着开口,等着李国庆的下文。
他瞟了一眼陈明,见陈明也是一脸恍然又带着点为难的样子,显然也是刚知道。
张建军沉吟一下,接话道:“这事儿,我倒也听李副厂长提过一嘴。
这几个月的供应,确实卡得越来越死,粮站那边也给咱们减了三成定量。
车间里好多工人饿得直冒虚汗,干活都没劲,废品率都上去了。”
李国庆重重地点点头:“是啊!
所以这趟差事,至关重要!
咱们处必须出人押车,保护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现在就是琢磨,让谁领队去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