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落款竟是“北地百姓公立”。
姜淮喉头滚动。他知道,这块碑会与面粉厂的水轮一样,在这片土地上长久伫立,见证着一个道理:只要真心为民,百姓就永远不会忘记。
车轮辘辘,驶向遥远的京城。姜淮怀中揣着百姓的祝福,袖里藏着三年心血凝成的书册,前方是更大的天地。
.......
一段时间后,姜淮回京了。
这时姜家老宅门前的石狮还挂着昨夜的露水,姜淮的手指刚触到门环,那朱漆大门便“吱呀”一声开了。
老管家揉着眼睛愣了片刻,突然扯着嗓子朝里喊:“老爷!夫人!少爷回来了!”
话音未落,秦氏已提着裙摆跌跌撞撞奔出来,发间的银簪都歪了。
她一把攥住儿子的手,未语泪先流:“淮儿...这三年怎的也不捎个画像回来,娘看你瘦得...”话没说完,姜正河也赶到门前,大手微微发颤:“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姜淮看了看秦氏姜正河,他们都老了,头上出现了些许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