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属于裘皮行当里,金贵的“细毛皮”。
论起品质,比寻常的野兔皮、山狸子皮高出好几个档次。
在供销社的收购清单上,始终占据着稳当的位置。
最让人惊艳的是它的毛针,不长不短,刚好处在一个最讨喜的长度。
用手指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捋过去,能感觉到明显的弹性。
尤其是秋冬时节的黄鼠狼皮,毛针变得格外光滑漂亮。
毛针之下,是一层厚厚的底绒。
摸起来像软软的棉花,软得能陷进指缝里。
这底绒密密麻麻地贴在皮板上,每一根都细如发丝。
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网,能把冷空气抵挡在外面。
更难得的是它的皮板,非常薄,却有着惊人的韧性。
这种皮板,做成皮草马甲时,能贴合身形。
穿在身上十分轻便,不像那些厚皮板的皮毛,做成衣服后沉甸甸的,穿久了肩膀都会被压得发酸。
可要是论起最金贵的,还要数黄鼠狼尾巴上的毛。
那尾巴看着毛茸茸的不起眼,里面藏着的却是书法界和绘画界的“宝贝疙瘩”。
能做顶级狼毫笔的原料!
把尾巴上的毛拔下来仔细挑拣,会发现每一根都长而挺拔。
像刚出鞘的细针,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弹性。
去年县里的文化馆馆长,特意托人进山收黄鼠狼尾毛。
说是要给省里来的画家,准备上好的画笔。
用这种尾毛做成的狼毫笔,蘸上墨后能稳稳地保持笔锋。
写出来的字棱角分明,画出来的山水更是气韵生动。
连省里的书法家,都点名要这种笔。
这部分的价值,有时甚至超过皮毛本身。
而且在这60年代,这黄鼠狼的皮毛,是国家鼓励收购的土产之一,可以出口换取外汇。
在这年头,我国的黄鼠狼皮产量,占了全世界的九成。
那些带着细密针毛的皮子,被塞进刷着桐油的木箱。
漂洋过海换回来的,是亮晶晶的汽油和黑沉沉的钢材。
据说二三十张黄鼠狼皮,能换一吨汽油,够公社的拖拉机跑上大半年。
攒够几十张,就能换回一吨钢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