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的发展,这样只会耽搁整体计划的进度。
那么接下来购买股份的人就会收到成倍的收益回报,这会导致散户们不肯将手里的股份交出去,这是张元林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张元林期望看到的结果是在工厂干活的工人们获得部分股份,其余的股份则是全都被自己收入囊中。
等将来轧钢厂发展起来,为轧钢厂工作的人得到高额的回报,他们就会更加死心塌地,卖命的跟着张元林,不会再有二心。
这么一来,张元林也就能收获一批忠诚的追随者,无论是加班加点还是其他艰苦的任务都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们,好为接下来快速建立商业帝国打下扎实的基础。
虽说加班文化不提倡,可张元林很清楚自己接下来会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既然是商人,那么在商言商,总不能当心慈手软,同情心泛滥的圣人,当然张元林也不会没有底线的去无限制的压榨那些信任自己的人。
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这样才是最公平的合作方式,而且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寻求到合理的平衡点,不会引爆社会舆论,被对手抓住机会大做文章,这也是张元接下来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
慢慢收回发散的思绪,张元林先是对傻柱关心自己表示了感谢,随后不紧不慢的说道:
“没关系,我办事情的习惯你是了解的,从来不会在一颗树上吊死,这么大的事儿我敢接下来,自然是做了两手准备的,所以你不必太担心,我心里有数。
没有过多的解释,张元林只是让傻柱不要太在意这件事情,正好休息够了,也用茶水润好了嗓子,随后张元林大手一挥,带着傻柱继续前往其他大院进行宣传演讲。
张元林知道轧钢厂公转私的行动一定会受到上头领导的紧密追踪和关注,所以这场戏一旦开了场就必须演到底,反正就是费些口舌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也算不上损失和吃亏。
按照计划和流程走完所有路线后,张元林一看效果甚微,便立马开始最后的尝试,借钱!
说起来张元林还挺担心的,就怕这帮普通老百姓们会突然醒悟,愿意主动尝试购买股份进行投资,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张元林可没道理拒绝,但是会严重影响他的计划。
因为恰好有军令状作为掩护,张元林有着急借钱的理由,不然就完不成任务,这对向来言出必行的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靠着这么多年来积攒的人脉关系和高风亮节的品行,张元林计划亲自下场担保,不出意外话,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并不是什么难事,之后再全部用于购买轧钢厂的股份,这样就能在不被人怀疑的情况下给上面一个交
代。
另一边,大院里。
在张元林演讲结束后的几天里,关于投资股份的热度看似在慢慢消退,但那些受到张元林照顾的老人们却是依旧在激烈的讨论。
这天吃过午饭,老人们没有各回各家,而是聚在中院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
话题仍旧和购买轧钢厂股份有关,且因为一帮人聚集于此,也引来了大院里头其他的老人们,比如明明没有儿女照顾却死活不愿向张元林低头的昔日三位大爷。
只不过曾经的三位大爷现在已经成了仇人,即便是靠过来听个热闹,也都相隔很远,并没有要凑在一起沟通的意思。
说起购买轧钢厂股票的事儿,他们其实都有些想法,反正和儿女们都闹掰了,手里的钱放着也是放着,如果真有合适的可以钱生钱的路子,他们肯定想去试一试。
可是一考虑到是张元林亲自过来做宣传,他们就有些厌恶和反感了,总觉得自己掏钱买股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张元林,那肯定是不行的。
当然易中海除外,他现在背着一身的债,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还完,只是一个人待着也是无聊,所以只是过来凑个热闹,除非大家都选择出钱买股份,那他或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