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来的手写资料,街道处主任立马停下了手里的事情,一脸期待的接了过来。
但是在看之前,街道处主任不忘叮嘱办事员一定要把第一版及时的送到区部去。
“主任,您放心吧,第一版早就送去了,这就是我找机会抄来的,差点都没赶上,要不这字儿能有那么潦草么?”
办事员拍着胸脯回答,顺便解释一下为啥字迹那么潦草难看。
收集选手表现资料不是街道处领导的意思,而是吴秘书的要求,所以第一手资料得先送上去,万一落后于其他街道就不好了。
于是,街道处主任听着办事员的解释,反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行,字迹潦草难看都没什么,关键是不能误了事儿,嗯,这次你办的不错,值得表扬!”
说完,街道处主任摆了摆手,示意办事员出去,自己要看文件了。
待办事员离开,街道处主任立马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这些选手街道处主任已经非常熟悉,每个人会点什么他都清楚,毕竟是自己人,不可能这点了解都没有。
于是,街道处主任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直接翻页,看起来根本就没有细看的想法。
要是办事员在场,一定会十分好奇,不理解街道处主任这是什么操作。
随着不断的翻页,直到看见张元林的名字时,街道处主任这才停了下来。
原来,是街道处主任对这些选手都太熟悉了,就是因为知道他们擅长什么,所以才会对他们失去兴趣。
而唯一能让街道处主任猜不透,看不明白的,就只有张元林。
因为街道处主任也打听过其他街道的选手都表现的十分不错,如果情报准确,那自家的选手就没什么优秀了。
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处主任唯一能信任和期许的,便只有奇迹之子,张元林!
至于奇迹之子这个称呼也不是街道处主任赋予的,而是他从杨厂长那里打听来的。
当初听到的时候,街道处主任就觉得这个称呼对张元林还挺配的,因为张元林真的做了太多令人震撼和意外的事情。
包括这一次,街道处主任也同样把希望放在了张元林的身上。
在大家的水平都半斤八两的情况下,想要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争夺那仅有的三个荣誉,要么实力过硬,要么就是运气极好,能够创造奇迹。
但不管是实力还是运气,张元林全都具备。
所以,全街道的希望必须是他张元林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描述张元林表现的上一张纸就是关于贾东旭的表现记录。
在联合街道活动开始前,街道处主任也对贾东旭十分重视,但是刚才粗略的看了一眼,发现对贾东旭的描述只有养殖小屋,这都是过了时的东西,自然无法提起街道处主任的兴趣。
拿着抄写下来的第二版,尽管字迹潦草混乱,让人看的有些头晕眼花,可街道处主任依旧十分专注,仿佛这是什么精彩绝伦的内容一样。
刚开始街道处主任的确是看的眉头紧锁,因为看的太累,可没一会儿的功夫,办公室里就响起了街道处主任的笑声。
“哈哈哈,果然我没信错人,想要在这么多能人巧匠当中一骑绝尘,成为最亮眼的那个,还得是张元林啊!”
虽然自己潦草混乱,有些字体都认不出来,可一句话能看懂一大半就行,再联系上下文,具体是什么意思很好理解。
靠着这种方式,街道处主任通过这张纸,看到了张元林的优秀表现,也看到了他们街道争夺荣誉的机会!
“啧啧,我还说张元林出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