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蒙古建国大典(2 / 3)

骑射技艺。各方阵均已演练纯熟。”

铁木真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草原地图前,沉思片刻后道:“不仅要展示军威,更要让各部明白,从今往后,他们不再是分散的部落,而是一个统一的蒙古帝国。”

就在王庭紧锣密鼓准备大典的同时,在距离王庭三十里外的一处僻静山坡上,江南七怪正在指导郭靖练武。

春日暖阳下,郭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结实的肌肉随着每一个动作起伏。

只见他双掌翻飞,将南山掌法使得虎虎生风,掌风过处,新发的草叶纷纷摇曳。紧接着,他拾起一根树枝作剑,演练起越女剑法,虽是木枝,在他手中却如真剑般发出破空之声。

韩小莹看着郭靖一招“西子捧月”使得有模有样,不禁欣慰地对身旁的柯镇恶说:“大哥,靖儿这套越女剑已得七分神髓,假以时日,必能青出于蓝。”

柯镇恶瞧见郭靖的越女剑招式凌厉无比,脸上也露出满意之色:“不错,掌风沉稳,剑招凌厉。照此进度,十八年后烟雨楼之约,我们必胜券在握。”

全金发擦拭着他的秤杆,笑道:“这小子从前虽然学得慢,但每一招都练得扎实,倒比那些投机取巧的强得多,这下又得韩真人指点一二,可谓是一日千里呀!”

韩宝驹补充道:“依我看,靖儿能有如此进步,更重要的是还是他心性纯良,从不偷懒耍滑。这几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是天不亮就起来练功,没有平时的刻苦修炼,也不会有如此惊人的进步。”

正说话间,一队蒙古骑兵从远处经过,马蹄声如雷鸣般滚过草原。骑兵们身着崭新的战袍,马鞍上系着彩色流苏,显然是准备参加阅兵式的队伍。

韩小莹望着络绎不绝前往王庭的人群,皱眉道:“大哥,蒙古王庭派人来邀请我们参加建国大典,我们...”

柯镇恶不待她说完,便斩钉截铁地道:“七妹,我们是宋人,来大漠只为教导靖儿成才。蒙古大汗虽待我们极为礼敬,但蒙古建国大典,我们还是不必参与的好。”

朱聪摇着折扇,若有所思:“这铁木真雄才大略,有吞并四方之志。如今他统一蒙古,下一步剑指何方,尚未可知。对大宋而言,是敌是友,犹未分明。我们毕竟是宋人,还是避而远之为妙。”

南希仁向来寡言,此时也只简短地说了一句:“大哥说得对,我们只要教好了靖儿武功后便离开大漠返回中原去,何必又多招惹蒙古人。”

张阿生擦拭着他的屠牛刀,憨厚地笑道:“反正这些国家大事,我们江湖中人也搞不懂。只要把靖儿教好,完成与丘道长的承诺就是了。”

言罢江南七怪继续看着郭靖的练功身影。

远在百里外的一处险峰之巅,韩牧正盘坐在一块光滑的巨石上修炼。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他周身流转的真气带动衣袂飘飘。

空气中,点点灵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萤火虫般萦绕在他周围,随着他的呼吸明灭不定。

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电,他以神识探查出蒙古王庭附近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猜都不用猜,一定都是那些前来参加蒙古建国大典的人,他望向王庭的方向,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铁木真...蒙古帝国...有点意思,也算是能见证一段历史经典场面了。”

王庭东侧的空地上,赤老温亲自督建的祭天台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三千名精挑细选的蒙古勇士分成三班,昼夜不停地施工。来自色楞格河的优质木材被源源不断地运来,工匠们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将一根根原木精准地搭建起来。

“快!把那边的主梁固定好!”赤老温站在工地中央,声如洪钟地指挥着。他脱去了战袍,只穿着一件单衣,古铜色的肌肤上汗水淋漓。

一组士兵用绳索拉起一根巨大的主梁,另一组士兵迅速用榫卯结构将其固定。

更远处的工匠们正在雕刻栏杆上的狼头图案,那是蒙古部落的图腾。虽然工程进度飞快,但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赤老温不时检查着关键节点的牢固程度,用手推搡着已经搭建好的部分,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在王庭西侧的特训场上,七万蒙古铁骑正在进行最后的阅兵演练。哲别和纳牙阿分别站在两处高台上,全神贯注地指挥着部队。

从高空俯瞰,庞大的骑兵方阵如一块块移动的乌云,在碧绿的草原上变换着队形。

蒙古的轻骑兵方阵率先出场,战士们身着轻甲,马匹矫健,在疾驰中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重骑兵方阵则如移动的钢铁堡垒,人马皆披重甲,长矛如林,每一步都地动山摇;最令人惊叹的是弓骑兵方阵,他们在全速奔驰中同时张弓搭箭,箭雨准确地落在数百步外的标靶区域。

“左翼前进五十步!”哲别的声音通过号角传递出去,左翼的骑兵方阵应声而动,马蹄声整齐划一。

纳牙阿则重点关注着阵型转换:“锥形阵,变!”

令旗挥舞,原本方形的阵型迅速转变为锐利的箭矢形状,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最新小说: 综武:满级魅力的我,真是太难了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从武林门派到长生仙门 懂爱 碎玉逢尘 恋综:载走刘天仙,我成绑匪了? 一品盲刀入江湖 青木门隐士 我见过龙 高武:变身破碎的她,靠加点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