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4章 隔岸观火(1 / 2)

小牛队在菲尼克斯的胜利,像一剂强心针,暂时稳住了外界的舆论。

赛后,诺维茨基在接受采访时,巧妙地回答了关于苏哲缺阵的问题:“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兄弟和核心,但达拉斯小牛队是一个整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困难时刻该如何站出来。

这场胜利,是献给正在养伤的苏的最好礼物。

我们等着他回来。”

德克的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苏哲的地位,又彰显了球队的团结和实力,赢得了媒体的一致好评。

国内的球迷们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牛逼!

我德意志战车今天真是硬!

关键时刻还得看老司机!”

“喷气机牛逼!

这颗大心脏!

就问还有谁!”

“事实证明,我牛的阵容深度还是够的。

苏神可以安心养伤了,兄弟们能顶住!”

“话是这么说,但看的是真揪心啊。

要是苏神在,哪用打得这么辛苦。

纳什今天跟逛自家后花园一样,要是有苏神去限制他,太阳早花了。”

球迷们的讨论,苏哲都看在眼里。

他一边为队友的胜利感到高兴,一边也认同球迷的观点。

隔着屏幕观战,让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他能更清晰地看到球队在缺少他这个点之后,战术运转上出现的空缺和问题。

比如,在防守端,当对手拥有一个级后卫时,无论是杰森·特里还是德文·哈里斯,都无法提供像他那样从一号位防到三号位的压迫感和覆盖面积。

这让小牛队的轮转换防变得更加吃力。

而在进攻端,当诺维茨基被包夹时,球队缺少了第二个稳定、高效的持球强攻点。

虽然特里能够爆,但他的稳定性与苏哲相比,还是有差距。

很多时候,球队只能依靠外线的传导球寻找机会,一旦手感不佳,就容易陷入得分荒。

这些问题,身在场上时,他或许能凭着个人能力去弥补和解决,但未必能看得如此透彻。

如今隔岸观火,反而让他对球队的战术体系和人员配置,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天,苏哲严格遵守着康复计划。

每天上午,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医疗室,接受理疗师的按摩、针灸和电刺激治疗,以消除背部的炎症,放松紧张的肌肉。

随后,他会在核心力量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针对腰腹和背部深层肌肉的静态训练。

这些训练枯燥而乏味,与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感觉截然不同,但苏哲却完成得一丝不苟。

他清楚地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练习,正是在为他那座摩天大楼般的身体,重新加固着地基。

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则完全属于他和夏沐。

他们一起逛市,一起看电影,甚至还一起报名了一个短期烹饪班,学做德州烤肉。

苏哲笨手笨脚的样子,惹得夏沐和烹饪老师哈哈大笑。

这段远离赛场的日子,让苏哲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他的心态,也从最初的焦虑不甘,变得平和而坦然。

他开始真正享受这种生活,享受这种作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级巨星的日常。

两天后,小牛队迎来了客场之旅的第二个对手,也是最强大的对手之一——圣安东尼奥马刺。

这场比赛,被全美直播,也被视为检验这支“无苏”

小牛队真正成色的试金石。

苏哲和夏沐准备好了零食和饮料,像两个普通的球迷一样,坐在了电视机前。

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了马刺队最喜欢的节奏——缓慢、窒息、肌肉碰撞。

波波维奇的战术针对性极强,就是掐死诺维茨基这个点,然后利用gdp组合的挡拆,不断冲击小牛队的内线。

没有了苏哲在外线的协防和扫荡,托尼·帕克的突破变得如鱼得水。

邓肯在低位稳如泰山,吉诺比利则像一把妖刀,总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给你致命一击。

小牛队打得异常艰难,比分一直被压制。

诺维茨基遭遇了布鲁斯·鲍文牛皮糖式的贴身防守,每一次接球、每一次出手都异常困难。

苏哲在电视机前,看得眉头紧锁,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身体前倾,仿佛自己就在场边,随时准备冲上场去。

“别急,他们能调整过来的。”

夏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

下半场,艾弗里·约翰逊教练做出了调整。

他用上了更小个的阵容,让约什·霍华德顶到四号位,增加场上的机动性,试图用度去冲击马刺的防守。

战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小牛队一度将分差迫近到只有3分。

但关键时刻,马刺队的经验和稳定起了决定性作用。

邓肯一个关键的二次进攻打成2+1,吉诺比利一个不讲理的三分

最新小说: 逍遥世子爷@qimiaoBsOIl2 杀死那个史蒂夫! LOL:那年十七,世界第一 我有商城空间系统,先养娃再打仗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同时穿越:龙族分身流的龙之众 怪谈摄影师 天机骰子 霍格沃茨的自然魔法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