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赛的收官阶段,是一段甜蜜而又痛苦的旅程。
甜蜜在于,季后赛的曙光就在眼前;痛苦则在于,长达八十多场比赛积累的疲劳,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人吞噬。
对于苏哲这样一个一年级新秀来说,这种考验尤为严峻。
高中的hsbl联赛,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多场比赛。
而nba,光是常规赛就有82场,其强度、密度和舟车劳顿,完全是另一个概念。
尤其是在成为之后,苏哲场均出场时间飙升到35分钟以上,他需要像永动机一样在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对抗、攻防。
赛季初积累的体能储备,在四月份已经消耗殆尽。
他开始真切地感受到身体出的警报。
在结束了与火箭的德州内战后,小牛队马不停蹄地飞往西海岸,开启了赛季最后的“三连客”
之旅,对手分别是洛杉矶快船、萨克拉门托国王和波特兰开拓者。
连续的飞行,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酒店,不同的床。
苏哲的生物钟开始紊乱。
他常常在深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早晨醒来,感觉到的不是神清气爽,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他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变向,都需要调动比以往更多的意志力。
对阵洛杉矶快船的比赛中,这种疲劳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支快船队拥有埃尔顿·布兰德和科里·马盖蒂这样的悍将,打法极其强硬。
苏哲在比赛中明显感觉自己的脚步跟不上对手的节奏。
一次防守马盖蒂的突破时,他因为腿部力不足,横移慢了半拍,被对手直接撞开,轻松上篮得分。
而在进攻端,他的投篮也失去了往日的精准。
好几次空位的机会,他都感觉自己的出手动作是僵硬的,篮球最终都磕筐而出。
全场比赛,他12投仅3中,只得到8分,这是他成为以来的最低得分。
赛后,他坐在更衣室的椅子上,用毛巾盖着头,一言不。
身体的疲惫和挥失常带来的沮rou,让他备受煎熬。
“嘿,菜鸟,第一天打nba吗?”
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苏哲抬起头,看到迈克尔·芬利递过来一瓶运动饮料。
这位在联盟征战了近十年的老将,脸上带着了然的微笑。
“每个新秀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新秀墙。”
芬利坐在他旁边,“你的身体在告诉你,它需要休息和调整。
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停下来,而是要学会更聪明地打球。”
“更聪明地打球?”
苏哲有些不解。
“是的,”
芬利解释道,“当你体能充沛时,你可以用度和爆力去解决问题。
但当你累了,你就要更多地依靠你的大脑。
学会利用掩护,而不是每一次都自己去跑位;学会用节奏变化去过人,而不是单纯地拼度;在防守端,更要依靠你的预判和站位,而不是每一次都去飞身封盖。”
“最重要的是,学会管理你的身体。”
芬利指了指理疗室,“冰敷、拉伸、按摩、充足的营养……这些东西在赛季末,和你的投篮训练一样重要。
你要像爱护你的投篮手一样,爱护你的身体。”
芬利的话,为疲惫不堪的苏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开始意识到,成为一个职业球员,不仅仅是在场上打球,更是一门关于如何管理自己身体和精力的科学。
在接下来的客场之旅中,苏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训练结束后还要疯狂加练,而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恢复和理疗上。
他会花很长时间在冰桶里浸泡双腿,以缓解肌肉的酸痛;他会缠着球队的理疗师,学习各种拉伸和放松的技巧。
在饮食上,他也变得格外注意,严格按照营养师的建议,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机能的快恢复。
而在球场上,他也开始实践芬利的建议。
他更多地利用诺维茨基和丹皮尔的掩护来创造机会,减少了长距离的无球跑动。
在持球时,他会用更多的假动作和节奏变化来代替生硬的加突破。
对阵国王队的比赛,虽然他的得分依旧不算高,只得到12分,但他送出了7次助攻,并且只有1次失误。
他用更高效、更省力的方式,帮助球队串联起了进攻。
国内的球迷们也注意到了苏哲状态的起伏。
“最近几场苏哲看起来好累啊,投篮都不稳了。”
“肯定的,第一个赛季就打,强度太大了,体能肯定跟不上了。”
“这就是nba的残酷之处,新秀墙来了。
希望苏哲能挺过去!”
“大家别担心,看他打球的方式已经有变化了,开始打养生篮球了(笑)。
这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