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青芜志 > 第166章 歪脖树下的约定

第166章 歪脖树下的约定(1 / 2)

晨光再次漫过山脊,洒在新开垦的坡地上。

露珠在草叶间滚动,折射出细碎的金芒,仿佛大地刚刚苏醒时眨动的眼睫。

沈青芜披着一件素色麻衣,袖口挽至肘上,正蹲在那棵歪脖子树旁,用一把小铲轻轻松动根部周围的泥土。

她已在此停留三日。

自那日从农人手中接过枝条、听闻“当草开始唱歌的时候,门就快开了”

之后,她便决定暂不北行。

冥冥之中,这棵树像是某种召唤的具象——它歪斜的姿态,深埋的根系,甚至影子里浮现的古老符号,都与她背上的“心源图腾”

隐隐呼应。

而更让她无法忽视的是,李迟梦中反复出现的“会走路的森林”

,是否也与此有关?

于是她留了下来,以照料此树为由,静观其变。

农人姓陈,村中唤他“老陈头”

,种了一辈子树,识得百木性情。

见沈青芜真心诚意,便也不藏私,每日清晨带她来田埂,教她辨土质、看树势、察风向。

“你看这枝。”

老陈头用粗糙的手指指向右侧一簇横生的侧枝,“长得太密,挡了主干采光,但不能全剪。”

“为何?”

沈青芜问。

“因为它虽遮光,却能替主干挡西北风。”

老陈头蹲下身,拨开落叶,“去年冬雪重,若不是这枝撑着,主干早被压折了。

现在春天来了,它任务完成了,只需剪去三分之一,留些力气护根就行。”

他说着,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弯刃剪刀,动作轻巧地修剪起来。

每一剪都极有分寸,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沈青芜看得入神。

她忽然意识到,这哪里是种树?分明是一场关于取舍的修行。

“您说的‘依势修剪’……是不是就像人修心?”

她轻声问,“不强行拔除杂念,而是引导它们成为护持本心的力量?”

老陈头咧嘴一笑:“姑娘悟性高啊。

树和人都一样,最怕一刀切。

你以为剪掉了毛病,其实连生机也断了。”

他顿了顿,又道:“就像李迟那孩子,说话结巴,别人嫌他慢,可他讲的故事,字字落地有声。

为什么?因为他心里没废话,每句话都是经过思量才出口的。

这种‘慢’,是沉淀,不是缺陷。”

沈青芜心头微震。

她想起昨夜月下翻阅旧札记的情景。

那些年她在归冥书院苦修“引星诀”

,总想一步登天,结果经脉逆行,险些走火入魔。

后来她改写修行笔记,不再追求灵力暴涨,转而记录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行走中的细微感应。

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观察,让她最终窥见“行路即修行”

的真意。

而现在,面对这棵歪脖子树,她竟又一次领悟到了相似的道理——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笔直向上,而是懂得顺势而为,在曲折中积蓄力量。

“我想把这套‘依势而为’的理念,写进新的修行札记里。”

她望着树冠低垂的枝条,语气坚定,“不只是对灵力运行的指引,更是对心境的梳理。”

老陈头点点头:“好啊。

等你写成了,记得送我一本。

我不识多少字,但我听得懂道理。”

两人相视一笑。

接下来的日子,沈青芜每日随老陈头巡视树况,记录生长节律。

她现这棵树虽形态奇特,果实却格外甘甜。

初夏时节,树上结出拇指大小的青果,表皮泛着银白霜粉,摘一颗入口,清冽中带着回甘,竟有几分似灵泉浸润心脾之感。

“这果子叫‘曲承子’。”

老陈头解释道,“古书上有记载:‘曲而不折者,承天地之气;歪而不倒者,纳四时之精。

’意思是,越是能在逆境中找到出路的生命,越能吸收自然精华。”

沈青芜若有所思:“所以它的‘歪’,反而成就了它的‘强’?”

“正是。”

老陈头拍了拍树干,“世人只爱挺拔之木,做梁做柱,可真正活得久的,往往是那些懂得弯腰的。

你看风暴来时,笔直的大树哗啦倒一片,反倒是这些歪脖子树,摇而不折,活过了几十年、上百年。”

他仰头望着枝叶交错的天空,声音低沉下来:“我爹临终前跟我说,这棵树是他年轻时栽的。

那时没人信它能活,都说歪成这样,不如砍了当柴烧。

可我爹坚持留下它,还立了个规矩——谁也不许动它的主干,任它怎么长都行。”

“结果呢?”

“结果它活到了今天,成了这片坡地唯一的古树。”

老陈头笑了笑,“有时候我在想,也许它根本不是普通的树。

它是有记忆的,记得所有来过这里的人,听过的话,许过的愿。”

<

最新小说: 修仙:远离多灾多难的男女主 皇明圣孙 国运加成:满级萌新觉醒后杀疯了 星铁:少年游 君乃天上客 修仙:美男皆是工具人 宿敌 闪婚后,被豪门掌权人掐腰强宠了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我端坐于诡异王座上俯视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