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火星基地生态舱的警报声已经沉寂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林小宇趴在观测台上,指尖悬在控制面板的“人工干预”
按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
屏幕上的生态数据仍在波动,但熵值曲线的斜率已经明显放缓,暗红色的警告区域正在被代表稳定的绿色逐渐吞噬——这是团队决定暂停所有人工干预后的第一个积极信号。
“再等等。”
秦朝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最新的昆虫观测报告,纸页边缘还沾着星环植物的蓝色花粉,“顾砚的伦理审查小组也建议观察期延长至24小时,强制干预可能会破坏正在形成的自然平衡。”
他将报告放在观测台上,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变异昆虫的口器上沾着共生稻的花粉,而稻穗的损伤痕迹比昨天减少了6o。
周舟的翻译器悬浮在生态舱中央,捕捉着植物与昆虫的互动信号。
经过特殊调校的设备已经能解析更复杂的生物电波,此刻正将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能量流图谱:“它们在谈判!”
她突然惊呼,指着图谱中交错的红绿线条,“昆虫释放出含氮的代谢物作为交换,共生稻则通过叶片分泌能量液滴,这是典型的‘能量交换协议’!”
林小宇的目光被生态舱角落的双生花吸引。
星语通过量子传输送来的花种已经绽放,白色花瓣上的星环符号在荧光下流转。
当一只变异昆虫停在花瓣上时,花朵没有闭合防御,反而释放出金色光粒,落在昆虫背上——那是星环植物特有的“共生标记”
,代表双方建立了能量契约。
“这就是自然的智慧。”
他轻声说,调出过去一周的干预记录。
从符号防火墙到基因抑制剂,团队尝试了七种人工调节方案,却始终无法阻止熵值波动,直到昨天深夜,楚汐现昆虫粪便能促进共生稻根系生长,才提出暂停干预的大胆建议,“我们总想着用规则强制平衡,却忘了生命自有达成共识的方式。”
生态舱内,变异昆虫的行为模式正在生显着变化。
它们不再盲目啃食植物,而是有选择地停留在共生稻和星环藤蔓之间,用腹部的绒毛沾染花粉,再将花粉带到其他植株上。
星环藤蔓的气根会主动向昆虫倾斜,分泌出甜甜的能量液,而共生稻则通过根系将过滤后的水分输送到土壤,形成微型水循环系统。
陆苍穹的光谱仪记录下这一过程的能量变化:“昆虫的代谢熵值下降了42,植物的能量转化率提升至91。”
他将数据投影在团队面前,屏幕上的能量流形成完美的闭环,“它们自形成了‘传粉-供能-滤毒’的三角循环,比我们设计的任何人工系统都高效。”
苏玥蹲在生态舱外,平衡草盆栽的叶片紧贴舱壁,草叶上的符号纹路与舱内的能量流同步闪烁。
她轻轻晃动花盆,平衡草的根系在土壤中画出新的符号,舱内的共生稻立刻做出回应,调整能量液的分泌节奏:“植物在传递信息!”
她激动地记录数据,“平衡草告诉共生稻‘调整供能频率以适应昆虫活动周期’,这是跨物种的协作智慧!”
钮星禹调出熵教派植入的极端符号数据库,与当前生态系统的符号进行比对。
当两者的能量图谱并排放置时,差异一目了然:极端符号的能量流呈现尖锐的锯齿状,充满攻击性;而自然形成的符号则是柔和的波浪线,能量在循环中不断增值。
“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她指着对比图,对伦理审查小组的成员说,“熵教派追求的‘强制平衡’本质是破坏循环,而真正的平衡应该像这样——每个参与者都能在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获取所需,又回馈价值。”
她看向林小宇,眼中闪烁着认可的光芒,“你的自然调节方案完全符合共生公约的核心精神。”
林小宇的终端突然震动,星环双生花的花瓣微微张开,露出里面滚动的金色光粒。
他将终端贴近花朵,光粒立刻涌入设备,在屏幕上凝聚成星环文字——那是星语传输的“生态共生诗”
,每个符号都像跳动的音符,在虚拟页面上流转。
“‘风是花粉的信使,虫是能量的邮差,植物垂下温柔的藤蔓,接住宇宙掉落的平衡答案’。”
他轻声念出翻译后的诗句,指尖在终端上飞舞,将诗歌转化为地球文字,“星语说这是星环古籍记载的共生智慧,每个文明都该学会等待自然的答案。”
秦朝阳看着屏幕上的诗句,突然拍板:“把这诗刻在符号公园的石碑上。”
他指着生态舱内和谐的景象,“让所有来到基地的人都知道,平衡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
他调出公约修订草案,在“平衡实现路径”
一栏写下:“提供共生空间,尊重自然选择”
。
两天后,符号公园的中心竖起了一块特殊的石碑。
石碑采用火星玄武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