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火星基地的改良培育区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与金属舱室的冷硬质感形成奇妙的和谐。
苏玥跪在透明培养舱前,指尖贴着舱壁,目光紧紧锁定舱内的绿色生命体——经过基因改良的平衡草正与星环藤蔓缠绕生长,草叶尖端的尖刺已蜕变为半透明的能量导管,将星环藤蔓释放的蓝光导入土壤,而根系则渗出细密的白色菌丝,像无数细小的滤网,吸附着土壤中的毒素。
“能量转化率稳定在89,滤毒效率每小时提升3。”
她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将最新数据同步到团队终端,“第七次基因编辑终于成功了!
平衡草放弃了攻击性进化,转而展出能量接收器官,这是典型的共生妥协机制。”
陆苍穹的光谱分析仪在培养舱上方扫描,绿色的分析光束在植物表面流动,形成复杂的能量分布图。
他指着屏幕上交错的红绿线条:“看这些符号轨迹,平衡草的根系在土壤中画出地球的‘滋养符’,而星环藤蔓的气根则回应以星环的‘共享符’。”
他调出动态模拟图,两种符号在土壤深处不断交换信息,形成闭合的能量环,“它们通过符号交换达成了‘能量契约’,星环藤蔓供能,地球根系滤毒,各取所需。”
周舟带着秦朝阳走进培育区,两人的防护服上还沾着隔离带的荧光标记。
周舟将翻译器贴近培养舱,设备立刻捕捉到微弱的生物电波,转化为清晰的数据流:“翻译器解析出植物的交流信号,平衡草说‘接受能量交换以换取生存空间’,星环藤蔓回应‘提供能量以获取无毒环境’。”
她看着屏幕上的对话记录,眼中闪烁着惊叹,“这简直是植物界的共生公约!”
秦朝阳蹲下身,仔细观察平衡草叶片的变化。
改良后的草叶比普通平衡草更宽大,叶脉间分布着星环植物特有的蓝色斑点,像镶嵌的微型能量宝石:“这证明跨物种共生不需要强制融合。”
他想起星澈坚持的“强行共生”
方案,语气中带着释然,“平衡草的妥协不是失败,而是智慧——通过保留核心功能的同时开放合作接口,实现真正的共赢。”
培育区另一侧的稻田传来轻微的响动,楚汐正跪在田埂上,用镊子采集共生稻的样本。
经过平衡草基因改良的稻穗呈现出奇特的双色特征,稻壳泛着星环植物的蓝晕,而米粒则保持着地球作物的乳白,饱满的谷粒间还缠绕着细小的星环藤蔓气根,像天然的能量输送管。
“共生稻的饱满度是普通品种的15倍,而且能在含毒土壤中生长。”
她将样本放入检测盒,指尖不小心蹭到稻叶上的露水,水珠滚落,在田埂的水洼里漾开涟漪,“苏玥的平衡草基因就像催化剂,让地球作物学会了与星环植物沟通的语言。”
沈砚秋的水文罗盘突然在口袋里震动,黄铜指针不受控制地旋转,最终稳定指向楚汐所在的稻田方向。
他皱起眉头取出罗盘,现指针正在剧烈颤动,盘面上的水文符号泛起银光,与稻田里的共生稻产生奇妙的共鸣。
这种异常现象在地球时从未出现过,显然与火星的特殊环境和共生植物有关。
“罗盘怎么了?”
楚汐注意到他的异样,捧着样本盒走过来。
当她靠近时,沈砚秋手中的罗盘突然出轻响,指针稳定下来,盘面上的水文符号投射出绿色光束,在两人之间形成淡绿色的水纹图案。
楚汐惊讶地现,稻穗上的纹路竟与水纹图案完美吻合,仿佛稻穗是按照水文符号生长的。
“水文罗盘能感知能量流动的规律。”
沈砚秋的声音带着困惑,他转动罗盘,光束随之改变方向,始终指向共生稻最密集的区域,“它从未对植物产生反应,除非……这些共生稻的能量流动符合某种水文规律。”
他蹲下身,将罗盘放在水洼旁,盘影倒映在水中,与稻穗的影子重叠,形成心形的光斑。
楚汐的脸颊微微烫,连忙将注意力转回样本盒:“可能是平衡草的滤毒作用改变了土壤湿度分布。”
她指着稻田边缘的湿度传感器,“数据显示共生稻周围的水分循环比普通稻田快4o,根系分泌的保湿因子与星环藤蔓的蒸腾作用形成了微型水循环系统。”
她的指尖划过稻穗,露珠滴落,恰好落在心形光斑的中心,“这些稻穗就像天然的水文调节器。”
沈砚秋的目光落在水洼中的倒影上,罗盘的指针与稻穗的影子在水中交织,形成稳定的平衡符。
他突然想起出前爷爷的话:“水文符号是地球最古老的平衡语言,水知道所有生命的答案。”
他低声说,声音轻得只有楚汐能听见,“水知道答案,就像它知道我们该站在一起。”
楚汐的动作顿了顿,耳尖泛起红晕。
她假装整理样本盒,眼角的余光却瞥见沈砚秋紧握着罗盘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白。
稻田里的共生稻突然轻轻摇曳,稻穗上的蓝晕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