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地宫深处,青铜方鼎散的幽蓝光芒将陆沉和温伯年的脸庞映得惨白。
鼎内的黑色雾气不断膨胀,每一次翻涌都伴随着空气被撕裂般的尖啸。
温伯年攥着碎裂的罗盘,声音里带着焦急:“电磁脉冲的强度每分钟都在翻倍,照这个度,整个南三环的电子设备都会瘫痪!”
陆沉的目光突然被鼎身的纹路吸引,那些看似复杂的图案,竟与现代集成电路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想起北顶娘娘庙事件中,鸟巢钢结构与灵场形成的奇妙共振,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温老,明代方士构建的能量网络,会不会本身就是一种精密的平衡系统?现在的暴走,也许是某个节点被破坏后的连锁反应。”
地面上,苏晴正带领队员用传统法器构建临时结界。
桃木剑围成的圆圈中,符咒在风雪里猎猎作响,勉强抵御着紫色电网的侵蚀。
她盯着突然亮起的监测仪,上面的倒计时还剩3小时17分,而周围的电子广告牌开始循环播放雪花屏,偶尔闪过几个模糊的人影,像是古代宫女的轮廓。
“苏队!
地宫传来消息!”
一名特工举着改装过的手摇式对讲机大喊,“陆队说需要找到能量网络的‘总闸’,但地宫深处的磁场太强,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使用!”
苏晴咬了咬牙,从背包里掏出一叠特殊图纸——那是根据北顶事件数据逆向工程绘制的灵场波动图。
“通知王树根,让他召集熟悉南顶庙传说的老人。
古代工匠在建造时,说不定会把关键信息藏在民间故事里。”
半小时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被搀扶着赶来。
她浑浊的眼睛盯着庙宇,声音沙哑:“我爷爷说过,南顶娘娘的法器里,有一面‘照妖镜’,能镇住所有邪祟。
但那镜子……”
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被埋在庙后的老槐树下,说是等天下太平才现世。”
苏晴立刻带队前往老槐树。
寒风中,树根处的积雪突然自动向四周散开,露出一块刻着云纹的石板。
当队员们撬开石板,一面布满铜绿的古镜静静躺在下面,镜面模糊不清,却隐隐倒映着天空中翻涌的乌云。
“就是这个!”
苏晴将古镜小心翼翼地捧起,“温伯年曾说过,古代方士用铜镜作为灵场共振的媒介!”
她带着古镜冲向地宫,每走一步,手中的镜子就出一声嗡鸣,与远处的紫色电网产生共鸣。
地宫深处,陆沉和温伯年正用朱砂在地面绘制古老的阵图。
当苏晴带着古镜赶到时,倒计时仅剩47分钟。
“快!
把镜子放在鼎的正上方!”
温伯年大喊,“利用镜面反射,将电磁脉冲引向特定方向!”
古镜悬于鼎上的瞬间,整个地宫突然剧烈震动。
黑色雾气疯狂涌入镜面,在铜镜表面形成一个旋转的旋涡。
苏晴迅调出便携式频谱分析仪,惊喜地现能量值开始缓慢下降:“成功了!
古镜正在中和暴走的能量!”
地面上,紫色电网逐渐消散,电子广告牌恢复正常,倒计时也在最后一秒归零。
风雪不知何时停了,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重新归于平静的南顶庙。
王树根望着庙前的人群,悄悄抹了把汗——这次,749局的行动隐秘得就像一场错觉,除了几个目击者,没人知道北京曾与危机擦肩而过。
一周后,749局会议室。
全息投影上,五座庙宇的能量网络重新变得稳定。
陆沉在新的报告中写道:“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我们找到化解危机的平衡点。
守护安宁,不仅需要雷霆手段,更需要对文明脉络的深刻理解。”
窗外,北京的街道车水马龙,南顶庙的香火再次袅袅升起。
没人注意到,庙后的老槐树下,那块石板已被重新掩埋,铜镜继续履行着它跨越时空的使命,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定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