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1977年深秋,一封加急信件被放在乾峃昇的办公桌上。
信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描述着川蜀之地一位名叫陆隐樵的民间医师,仅凭双手便能治愈瘫痪三年的患者、消散肿瘤硬块。
“这已不是简单的医术,”
信件末尾写道,“更像是某种凡的力量。”
乾老摘下老花镜,手指摩挲着信纸边缘,最终拨通了林昭远的电话:“联系苏晴,带上最精密的检测设备,我们去会会这位‘神医’。”
三天后,749局的车队驶入川蜀山区。
蜿蜒的山路上,苏晴反复检查着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微型辐射探测器、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在车厢内整齐排列。
“如果真存在未知能量传递,这些仪器应该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她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期待与紧张。
而陈默则手握配枪,警惕地观察着沿途的每一处异常,作为刑侦专家,他太清楚“神医”
背后可能隐藏的骗局。
陆隐樵的诊所坐落在竹林深处,青瓦白墙间弥漫着草药清香。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者身着粗布长衫,银束于脑后,见到众人时只是淡淡一笑:“诸位是为那点‘雕虫小技’而来?”
不等回答,他便领着众人走进诊疗室,屋内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青年,右腿因骨髓炎严重萎缩,医院已下达截肢通知。
“看好了。”
陆隐樵挽起袖子,掌心在患者患处上方三寸处缓缓盘旋。
苏晴立刻启动设备,监测仪的屏幕瞬间跳动起来——患者局部皮肤温度以肉眼可见的度上升,从32c飙升至38c,而红外热成像显示,陆隐樵手掌周围竟出现淡金色的光晕。
更令人震惊的是,陈默带来的磁场探测器出尖锐鸣叫,数值显示此处磁场强度是正常水平的17倍。
“气血凝滞,通则不痛。”
陆隐樵闭着眼喃喃自语,指尖突然轻弹,患者腿部传来“咔嗒”
一声脆响。
青年猛地坐起,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我我感觉有热流在腿里乱窜!”
苏晴迅抽取患者血液样本,显微镜下的画面让她倒吸一口冷气——原本活性极低的免疫细胞,此刻竟如疯狂增殖的战士,吞噬着病菌。
研究团队连夜将陆隐樵和患者带回749局。
在无菌实验室里,陆隐樵为三位不同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面对肺癌晚期的老者,他双手结印,口中念着晦涩的口诀,患者肺部肿瘤区域的γ射线辐射值在十分钟内骤降4o;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时,其关节处的炎症因子浓度以异常度消退,快到监测仪器几乎跟不上数据变化。
“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医学原理。”
苏晴盯着检测报告,声音颤,“没有药物介入,没有手术治疗,他的双手就像一台精密的生物调节仪器。”
周启铭则在一旁调试着新改装的能量捕捉装置:“我在他手掌周围检测到一种未知频段的电磁波,介于微波与太赫兹波之间,这或许是能量传递的载体。”
玄真子盘坐在观察室,桃木剑上的铜铃出空灵的声响:“此乃‘祝由十三科’的高阶运用,以念力引动天地之气,调和人体阴阳。”
他的话引激烈争论,西医专家王教授拍着解剖图谱反驳:“人体是精密的机械系统,哪来的‘气’?这分明是某种尚未现的物理治疗手段!”
随着研究深入,更多谜团浮出水面。
陆隐樵治疗时,患者体内的褪黑素、多巴胺等激素水平会出现奇特波动,仿佛身体在接收到某种指令后,自启动自愈程序。
但当研究人员试图用仪器干扰治疗过程时,无论是强磁场还是电磁屏蔽,都无法阻止治愈效果的产生。
更诡异的是,陆隐樵连续治疗五人后,指尖会渗出淡红色液体,他称之为“气血损耗”
,而此时他自身的各项生理指标会急剧下降。
“他的能力就像一把双刃剑,”
林昭远在研讨会上总结道,“既能创造医学奇迹,又伴随着巨大的代价。”
乾峃昇望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争论要点,最终写下一行字:“传统医学的‘气’与现代科学的能量场,或许存在某种共通的底层逻辑。”
三个月的研究接近尾声,749局形成初步结论:陆隐樵的治愈能力涉及未知的能量传递与生物调节机制,现有医学理论无法解释其原理。
在总结报告中,乾峃昇特别强调:“此次研究揭示了传统医学与特异功能融合的可能性,建议成立专项小组,深入研究人体自愈潜能与外部能量干预的关系。”
送别陆隐樵那天,老者站在基地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峦说道:“医道同源,所谓特异,不过是常人未察的自然之理。”
他的话让在场的研究人员陷入沉思。
而在749局的实验室里,关于神秘治愈能力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那些闪烁的监测数据、激烈的学术争论,都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