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1976年早春,料峭的寒风依旧在局基地外呼啸,卷起地面的枯叶。
乾峃昇坐在办公室里,手中的红笔在一份来自江南某市的加急报告上重重圈画,报告上的文字透着不可思议:“本地出现一女子,仅凭触摸衣物便能知晓他人过往行踪。”
他将报告递给匆匆赶来的林昭远,沉声道:“让陈默先去核查真实性,若是真的,这将是又一个颠覆认知的案例。”
三日后,陈默带着女子陆婉清踏入749局。
陆婉清身着素色棉布旗袍,温婉的面容下透着一丝紧张。
她的手腕上系着根褪色的红绳,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陆女士,接下来的测试可能会持续很久,还请配合。”
李砚秋递上一杯温水,眼神中满是谨慎。
在刑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陈默,早已在暗中对陆婉清的背景进行了详尽调查:普通纺织女工,父母早逝,半年前在一次工厂仓库失火事故后,突然展现出特殊能力。
个实验在监控严密的实验室展开。
周启铭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密封的铁盒,里面装着一名特工半小时前穿过的衬衫。
陆婉清深吸一口气,白皙的手指缓缓抚上布料。
她的睫毛微微颤动,眼神逐渐变得迷离,仿佛陷入了某种特殊的状态。
“他去了城西的菜市场,在第三排摊位买了两斤青菜,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还因为缺斤少两争论了几句。”
她轻声说道。
陈默立刻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的场景与她的描述分毫不差,连摊主争执时挥舞的手势都一模一样。
研究团队迅加大实验力度。
苏晴带来了二十件不同的物品,有钢笔、围巾、茶杯,甚至还有一块沾满泥土的石头,这些物品分别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使用。
陆婉清依次触摸,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口中不断吐出细节:“这支钢笔今天签过一份合同,写字的人右手中指有老茧”
“这条围巾的主人今早坐过2路公交车,靠窗的位置,还打了个喷嚏”
。
记录员的笔尖在纸上飞滑动,将她的每一句话都详细记录下来。
经事后核查,在二十个案例中,她的描述有十八个完全准确,准确率高达9o。
“这不可能是巧合!”
周启铭激动地拍着实验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立刻启动新研的电磁场检测仪,试图捕捉陆婉清使用能力时的能量波动。
然而,仪器屏幕上的数值始终平稳如常,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变化。
苏晴则将物品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表面的物质残留,希望从纤维、皮屑、微生物等方面找到线索,可除了正常的使用痕迹,一无所获。
玄真子在一旁静静观察许久,突然取出桃木剑,剑身的铜铃出细碎的声响。
“此乃‘溯缘术’的雏形,”
他抚须说道,“万物皆有灵,物件承载着使用者的气机,她或许是能感应到残留的‘气’。”
他的话引了激烈的争论,周启铭反驳道:“玄真子道长,我们需要的是科学解释!
这说不定是某种尚未被现的微观粒子残留,通过特殊方式传递信息。”
而陈默则保持着刑侦专家的谨慎,不断重复观看陆婉清的测试录像,试图找出任何可能的破绽。
为了进一步验证能力,研究人员设计了更复杂的实验。
他们让一名特工在城市中随机行动,期间多次更换衣物,并故意制造一些干扰线索。
陆婉清触摸最后一件衣物后,缓缓道:“他先去了图书馆,在二楼查阅了历史书籍,然后去了电影院,看的是战争片,散场后还在路边买了一包香烟,但他中途换衣服时,把钥匙落在了电影院的座位下。”
特工惊讶地张大嘴巴,这些细节,连负责跟踪的人员都不完全清楚。
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奇特现象出现。
陆婉清触摸年代越久远的物品,回溯的画面越模糊;金属物品似乎会干扰她的能力,当触摸一枚硬币时,她皱起眉头,称看到的画面像被扭曲的水波。
而且,每次长时间使用能力后,她都会感到强烈的头痛,脸色变得苍白如纸。
三个月的密集研究后,乾峃昇在研究报告上写道:“陆婉清的‘触摸回溯’能力,无法用现有物质残留理论或电磁场变化解释。
物品与能力触的关联、信息传递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建议成立‘物质记忆’专项小组,结合传统玄学与现代科学,继续探索该能力的本质,同时密切关注能力使用对陆婉清身体和精神的影响。”
深夜,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
陆婉清独自坐在休息室,轻轻揉着太阳穴。
李砚秋端来一碗热汤,关切地问道:“很辛苦吧?”
陆婉清勉强一笑:“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拥有过这种能力。
看到太多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