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1978年深秋,749局上海分部的办公室里,白炽灯嗡嗡作响,胡一波叼着烟,手指在泛黄的档案上反复摩挲。
桌上摊开的户籍资料显示,从年初开始,全市七家福利院陆续有九名儿童失踪,最后登记的收养人信息都指向同一个名字——叶宪国。
“老李,把197o年到现在的人口迁移记录都调出来,我就不信他能凭空消失。”
胡一波弹了弹烟灰,火星落在“叶宪国”
的照片上,烫出个焦黑的小洞。
郑赤椒戴着圆框眼镜,正用放大镜查看现场照片。
照片里,叶宪国穿着中山装,牵着眼神空洞的小女孩,袖口露出一截暗红印记。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失踪案,”
她推了推眼镜,“你看这孩子的皮肤,青灰色纹路和林家宅377号现的尸毒痕迹一模一样。
现在实行一夫一妻制,他怕是没法像旧社会那样妻妾成群采补灵气,才盯上了孩子。”
林教授抱着一摞厚厚的户籍卡走进来,气喘吁吁道:“身份核查有现!
这个叶宪国每隔八年就会更换身份,197o年他还叫‘张建国’,在纺织厂工作,可1975年突然注销户口,社保记录里全是治疗‘风湿’的开销——但我托人查了药方,都是些补阳气的邪门方子,根本就是灵气摄取过度的反噬!”
此时,在林家宅377号的地下室,考古队正小心翼翼地撬开霉的地板。
腐臭气息扑面而来,手电筒光束扫过墙壁,上面用朱砂画满了符咒,铁笼里残留着带着补丁的蓝布衫。
带队的老王蹲下身,现泥土里刻着歪歪扭扭的字:“叔叔的手冰冰凉吸走了太阳”
与此同时,皖南山脉深处的山洞里,一群穿着对襟衫的人围坐在篝火旁。
为的老者将电报摔在地上,纸张上“叶宪国落网”
的消息被火焰映得通红:“蠢货!
新社会到处都是户籍科、居委会,还敢用老法子!
现在灵气比解放前还稀薄,采补之术早该变一变了!”
他猛地踢翻脚边的陶罐,里面滚出几颗用人骨磨成的丹药。
而在昆仑墟的道观里,掌门站在古银杏树下,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水泥塔楼。
“时代变了,”
他敲了敲手中的铜钟,钟声在山谷回荡,“灵气愈稀薄,咱们的聚灵阵也得跟上。
让弟子们把苏联进口的变压器和桃木符结合起来,试试能不能增强引气效果。”
小道士们抱着线圈和朱砂,在脚手架上忙得热火朝天。
蜀中唐门的老宅里,门主盯着煤炉上的砂锅,锅里熬着的药液咕嘟作响。
“以前用百年人参炼丹,现在哪找那么多灵药?”
他往锅里撒了把从供销社弄来的当归,“把西药里的维生素掺进去试试,说不定能中和灵气不足的问题。”
随着锅盖被顶开,一股奇怪却带着药香的白雾弥漫开来。
胡一波在调查中现,暗巷里的烟纸店成了消息中转站。
有人用粮票换“养气秘方”
,有人偷偷传阅手抄本,上面写着“用公鸡血引气入体”
“以童男童女之身祭炉”
。
更可怕的是,外滩码头的黑市上,有人在倒卖所谓的“灵气药丸”
——灰扑扑的丸子装在青霉素瓶子里,据说吃了能强身健体。
“这些人疯了,”
胡一波把缴获的药丸摔在桌上,玻璃碴溅得到处都是,“叶宪国就是想提前采补孩子身上未散的灵气,可他忘了,现在家家户户都盯着自家娃,哪还能像旧社会那样随便拐人?”
深夜,胡一波接到线报,带着队员冲进十六铺码头的仓库。
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地上散落着《赤脚医生手册》和画满符咒的黄纸。
墙角用血写着一行字:“749局,叶宪国不过是个幌子,长生五秘现世之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回到分部,胡一波看着墙上的上海地图,上面用红圈标出十几个灵气异常点。
老式收音机里播放着改革开放的新闻,可他知道,在新时代的浪潮下,修仙界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挂在墙上的青铜盾微微烫,仿佛在警示着即将到来的更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