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每三天给皇孙们上一次课。
他的课非常受欢迎,主要他不光是讲数术,他还讲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些孩子们哪里见过这样的讲课方式,每日都盼着王先生来上课。
太子和几位王爷听到的最多的就是:“王先生怎么还不来上课,我都想他了。”
他们无语,怎么也不见你们想念别的先生。
合着,谁带着你们玩耍,谁就是你们心头的好先生。
可惜他们没有罢免王信上书房先生的权利,也拗不过自己家中的小崽子。
他们甚至连一句不好的话都不能说。
若是谁无意中说了一句:“那王诚意真是乱教一通,什么名师,简直就是牵强附会。”
结果他的儿子不干了,你说谁不成,怎么就非得诋毁他们最尊重的王夫子。
人家怎么了,妥妥的名师,你不服气,你自己上啊。
儿子不干了,可是也不能和老子顶撞,该怎么替自己的先生出气呢,他们能够想到的就是四处告状。
先是给皇爷爷请安的时候,明晃晃的告状。
“皇爷爷,我们最近学习特别用功,上书房的先生们天天夸赞。
主要是王先生给我们出了很多学习上的好法子,可惜这么好的先生,我爹还说他不是名师。”
圣上看一眼对着告状的小胖子举拳头的二皇子,非常想要提起一根鸡毛掸子冲着他的拳头抡上去。
可惜他看遍了殿内,也没有找到趁手的武器。
二皇子福至心灵的领悟到他爹的不开心,非常从心的说道:“父皇,最近工部非常忙,我去监督一下。”
然后一溜烟跑没影了。
其他的皇子们也都是人精,一个个的找理由开溜,最后只剩下几个小皇孙和太子。
太子也想要溜啊,他不想独自面对他爹的怒火。
不过他转念一想,他也没有说王诚意的坏话啊,这些小豆子也不会告他的状啊。
这样一想,他立马就挺胸抬头,一副坦然无愧的模样。
果然他儿子没有告他的状。
其他的都开始七嘴八舌的把自己的爹卖了一个彻底。
圣上都快被气笑了。
这一群傻儿子也不看看他们儿子的学习成果,就盲目的乱说话。
人家王诚意是多么好的名师啊,他们这样子质疑,是质疑他用人不清吗?
哎,真是一群傻儿子。
他无奈的开始安抚孙子们,答应他们绝对不会换掉他们最爱的王先生。
一群小家伙才去上书房开始上课。
这些皇家的事情,王信都不知道。
他也不知道他被家长们质疑了。
他此时一心等待道长们进京,能帮他制造火器。
道长们风餐露宿(当然不是,路上都是有人打点的,毕竟是公差上京。
)终于到达了京城。
刚进入城门,就被繁华的大街给惊呆了。
他们其中也有人很多年前来过京城,那时候什么样子他是记不得了,可是绝对没有如今的这般繁荣景象。
道长们如同乡下人进城一般四处看。
京城的民众对于京城中的外来人都司空见惯,见到道长们好奇,他们还会耐心的给讲解。
见到路边立的碑文,他们还指着说:“这就是修这条路的老爷留下的,这条路就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咱们脚下踩得就是那魔术土变成的石头路。”
几位道长非常好奇的东看西看,甚至还俯身摸了一下地上的路面。
确实是石头的手感。
一位年龄小一点的道长甚至还蹦了蹦,结果很结实,路面依然如故。
“师父,这真的是土做的,这就是石头啊?难道那王大人真的是神仙下凡?”
他凑到掌教道长的身前悄咪咪的问。
“是不是看到就知道了。”
老道长非常淡定的回答。
众人继续四处探索,反正一时半会他们先不能进宫,冯紫英打算先把他们安置在京城的道观中。
一行人继续前行,刚走到一个繁华的街道上,这里各式店铺林立,酒楼里几乎都满座。
他们正目不暇接的看着各式的店铺,看着里面各色的摆设。
忽然前方的酒楼里传来大声的喧哗,有人在大声的呼喊。
“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人吃霸王餐?”
有道长觉得稀奇,京城也有这样的人吗?
看热闹的心思占了上风,一行人直奔热闹的地方而去。
酒楼里围了很多人,几位道长挤进去,就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似乎是窒息的喘不上气来。
酒楼的掌柜在一旁着急的喊:“这是堵了嗓子,快去叫大夫。”
也有人说:“大夫来了,估计也救不回来了,这么小的孩子,可怎么办。”
这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挤进来,他一看那被一个老夫人搂在怀中的小孩子,直接上前一步把孩子抢过来,用一种特殊的姿势